为了摆脱对国际NB大厂的依赖,
英特尔联合广达、仁宝与
华硕等台厂共组的全球NB产业罕见的联盟(Mobile Alli
ANCe)即将在本月末正式在美国、欧洲及亚太市场全面启动。与之前我们报道有所变动的是在印度与大陆地区等新兴市场布局甚深、且与台厂关系密切的联强国际不再是全球
唯一渠道合作伙伴(
《[新品] 联强加入,英特尔MA联盟雄心勃勃》),而转为负责亚太和美国市场,欧洲市场则由以代理手机等移动通讯产品为主的Brightpoint负责。
英特尔MA联盟策略运行以后,预计06年笔记本电脑出货量达到400万台,其中英特尔允诺负责出面下单,并以准系统模式(不含处理器硬盘等关键组件)出货100万台,剩下的300万台由广达、华硕及仁宝自行掌握。参与MA联盟的台湾地区笔记本厂商透漏,目前亚太市场定单已经确定,第二季度总量约为15万台,将由负责高中端产品的华硕和负责低端的广达和仁宝共同负责。
目前MA联盟锁定市场份额约有30~40%为现有NB市场,另外60~70%则是桌上型计算机(DT)替换市场,英特尔希望透过MA联盟让全球Clone NB市场可在2006~2007年大幅成长逾5倍,实现Clone NB占全球NB市场达30~35%比重,以达到制约全球前10位笔记本品牌的目的。
具体到产品方面,MA联盟的每台笔记本电脑将要到渠道合作伙伴时才会完成组装,以最大限度的发挥BTO的优势,预计价格在500美元左右。
另外英特尔方面还表示,目前其正再积极研究300美元笔记本电脑,为能将产品成本压至最低,这些笔记本将采用Celeron处理器和非英特尔的芯片组,并大幅度减少相关功能。细心的朋友或许已经注意到,最近市场已经出现了类似搭配模式的笔记本电脑,如舍弃标志性功能不开机放CD的华硕A91516CT(参见《[新品] 5999阵营再扩充,华硕A9T全面上市》)。不过需要说明的是,300美元只是未含面板、处理器等重要组件的空机价格,消费者拿到手上的应该还是要超过300美元不少。但即便如此,这些产品真正进入市场之后也将会由很大的冲击力。
Market share forecast for top-5 notebook vendors, 2004-2006 |
Vendor | 2004 | 2005(e) | 2006(f) |
Dell | 16.2% | 18.3% | 18.6% |
HP | 15.2% | 16.3% | 16.0% |
acer | 8.0% | 10.9% | 14.1% |
TOSHIBA | 11.9% | 11.5% | 11.2% |
Lenovo (formerly IBM)* | 8.8% | 9.6% | 10.6% |
全球前5笔记本厂商市场销量增长统计
Worldwide shipment contribution forecast for top-5 notebook vendors, 2004-2006 (million units) |
| 2004 | 2005(e) | 2006(f) |
Top-5 vendors | 29.45 | 40.00 | 55.00 |
Worldwide | 49.03 | 60.00 | 78.00 |
Contribution | 60% | 67% | 71% |
英特尔建立MA联盟的本意是减少对全球前十大主要笔记本品牌的倚赖,减轻来自这些厂商的降价压力。不过从目前来看,全球前十笔记本品牌商对此并不十分感冒,甚至一直以来英特尔的最忠实客户全球排名第一的戴尔公司也在上年末频频传出将采用AMD处理器的新闻。而根据IDC,以及digitimes的资料显示,在2006年里,全球笔记本电脑市场将出现空前的集中化情况。戴尔、惠普、宏碁、东芝和新联想等前5大品牌厂,2006年预估销售量将分别成长20∼70%,且将合计拿下全球NB市场达70%的份额(2001年时仅占47%)。对于英特尔MA(Mobile Alliance)联盟,无疑是一大挑战。况且还有AMD公司在后虎视耽耽,MA联盟并不轻松。
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MA联盟将无所作为,其500美元左右的笔记本真正进入市场以后将给所有此价格区间中的笔记本品牌造成强大的压力。也将使得06年的入门级别笔记本市场竞争更加残酷激烈,而有些让人哑然失笑的是,在这场竞争中或许那些既不是全球排名前十也没有参加英特尔MA联盟的笔记本厂商的处境才最为尴尬。就国内市场来说,那些在入门级别产品线上撕杀却缺乏能带来更多利润的高端热销机型的国内笔记本品牌有可能成为,城门失火后的池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