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柯达,很多网友对其印象最深的是DX长焦系列。的确,在消费级家用数码相机领域拥有自己一片天空的柯达,在长焦方面,还是有很多亮点机型,DX6490就是一款,该机凭借10倍光学变焦镜头,以及类似单反相机的造型设计,在当年成为3000元以内最值得拥有的机型。在DX6490之后,柯达还推出过DX7590和Z7590,虽然被广大网友称为换汤不换药的升级,但随着价格的下降,不可否认的是性价比相当的高。
去年,柯达对产品线进行一次大的改建,将整个产品线分为三大类,Z系列主要针对中低家用机型,V系列是卡片机型,P系列是高端消费级机型,这其中又诞生出几款引人瞩目的长焦机型,一款就是目前最廉价的10倍长焦数码相机Z740,还有一款就是目前在3000元左右性价比最高的P850。柯达的动作还没有停止,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在中低端长焦机市场的地位,接着推出了一款配置完备的Z612。外界对于这款机器的评价相当的好,那么它的性能究竟如何,接下来在我们的评测板块将对其进行全方位的介绍。
柯达IS Z612 参考价格:3200

从外观来看,Z612的设计和Z740有几分相似,但做工更加精细,特别是局部,虽然和P850相比,少了一份专业,但时尚的味道更迎合目前年轻人的口味。机身采用工程塑料,经过特殊处理之后,手感相当不错。采用大量金属条装饰机身,从外观上,提升了档次。从握机的手感来看,Z612延续了Z系列流线的设计,所有的边角都经过圆弧处理,符合人体工程学,很贴合人的手型。体积方面,Z612为104×69×74mm,重量达到300克,相比Z740,要长了一些,高了一些,重了13克,但要和P850相比,无论体积还是重量,都要缩小不少(重量整整轻了100克)。
柯达Z612的正面由于配备了12倍光学镜头,所以感觉还是有些拥挤。金属镜头环的设计,在镜头缩回机身之后,起到了装饰的作用。在镜头的左上角是对焦辅助灯(同时还有自拍提示灯功能),而在右上角是麦克风。柯达Z612采用了POP-UP弹出式闪光灯设计,这其实在长焦型数码相机中已经非常广泛的使用了,但Z612没有独立设计闪光灯弹出按钮,而是集成到闪光模式键。闪光模式只有自动、关闭、补光和防红眼预闪,没有了P850中相当实用的前帘同步和后帘同步,有些遗憾。官方给我们提供的数据是广角端有效距离是0.6米到4.7米,在长焦端为1.2米到2.7米,我们在实际测试中,发现这组数据还是比较准确的。

2.5寸的显示屏占据了一半的位置,其显示精度为同类LCD显示屏中最高的23万像素,显示效果相当出色,特别是光线比较强的室外,通过2级亮度调节功能,色彩还原真实。不过在夜景状态下,Z612和同档次所有的相机一样,不可避免的出现噪点的情况。Z612的EVF是达到了20.1万像素。其实在长焦型数码相机中,EVF有时侯使用的频率要比LCD显示屏要高,因为它可以不受外界光线的影响进行取景。从显示效果来看,颗粒很细腻,色彩稍微有些偏淡,美中不足的,就是没有屈光度调整。
在LCD显示屏的左上方是EVF和LCD显示切换,而右上方是变焦按钮。虽然变焦按钮的接触面积有些小,但由于按键手感适中,幅度比较大,所以推拉镜头还是很灵活的。在右边,调节拨盘的设计,我个人非常喜欢,特别是通过EVF进行取景的时候,调整光圈、快门、曝光补偿特别方便。由于有了调节拨盘,方向选择按键的作用就没有那么大了。在其下方Share按键是柯达独有的,配合底座等附件,可以让照片直接打印或文件传输。
顶部,快门按键的设计非常特别,和金属面板融为一体,如果不在意的话,一下还真难找到。当然,大家关注的还是它的手感,两段清晰,键程有些长。快门按键经过镜面处理,表面很容易留下指纹痕迹。在快门按键的前一排分别是闪光灯模式切换按钮、微距/风景切换按钮、自拍/连拍按钮。模式转盘大家一定很熟悉了,在Z612拥挤的顶部自然也少不了它,该机拥有全面的手动功能,它们之间的切换就要通过模式转盘来实现,转盘采用半隐藏设计,可用拇指轻松拨动。Z612开关按键设计虽然回归传统的左右拨杆,但操作起来一样方便,而且更能有效的防止误操作。
从Z612按键的设计来看,虽然将大部分功能从菜单里面脱离了出来,增强了操作性,但对于那些刚刚上手的用户来说,要有一段适应期,才能将相机驾驭自如。
Z612的镜头是整个机型最大的亮点,它采用的是SCHNEIDER-KREUZNACH VARIOGON镜头,不过已经加入了防抖技术,该防抖技术首先通过陀螺仪检测镜头的微小位移,然后通过光学透镜的反方向浮动来减轻相机抖动造成的影响。此前,柯达只是在P系列长焦机型中使用了这一技术,而如今在Z系列配备,无疑对于中低端长焦型数码相机市场产生久远的影响。
这枚镜头具有12倍光学变焦,其焦距相当于35mm相机的35-420mm,最大光圈为F2.8-4.8,在微距模式下的最近对焦距离为10cm。Z612采用一块1/2.5英寸CCD传感器,有效像素为610万,最高可以输出分辨率为2848x2144的静态影像,同时支持3:2格式的影像输出。柯达提供了16种场景模式及5种色彩模式,并且支持全手动功能。在短片拍摄方面,Z612最高可以支持640×480/30fps的有声短片,最长可以拍摄 80 分钟,存储格式为MOV。
很多网友可能关心Z612的反应速度,我们也特别做了测试,开机速度比较迟缓,对焦速度也一般,拍摄反应时间为0.3秒,拍摄间隔时间为1秒,镜头从广角端到长焦端大约需要2.5秒左右,而且能够明显的听到电机的噪音。
电池和存储卡舱被同时设计在相机的底部,此外还有底座接口与三脚架接口。三脚架接口是金属螺纹,在耐用度上有所保证。底座接口可以连接柯达EasyShare多功能底座,直接打印照片。
Z612随机赠送了1600ma的新型充电电池。我们也针对这块原配电池进行了续航时间的测试,在不打开闪光灯,使用LCD进行取景的情况下,可以拍摄270张左右的照片,续航能力相当不错的。存储卡方面,采用SD/MMC卡作为存储介质,内置了32MB的空间供试机使用。
在菜单设计方面,柯达针对Z612的功能还是有一些改进了。拍摄界面可调出直方图,通过直方图的横轴和纵轴我们可以清楚地来判断拍摄的照片或者正在取景的照片曝光情况。在屏幕的顶部,会显示当前拍摄的模式、微距、闪光灯状态、照片分辨率、剩余拍摄张数等等,在右侧显示的是测光模式、ISO感光度、防抖模式等等。柯达Z612内置了16种情景模式,包括运动、夜间肖像、肖像、风景、夜间风景、自拍、花卉、夕阳、逆光、烛光、静音/博物馆、文字/文档、海滩、雪景、烟花、儿童。

回放模式下,照片的Exif信息显示的非常完整,同时机器还支持九宫图浏览。 Prefect Touch技术在Z612也有发现,它实际上就是平衡高对比度图像中的阴影和高光区域,例如深黑色的阴影和明亮的天空。从使用效果来看,和尼康的D-Lighting基本一样。

从内部菜单来看,Z612可以调整的内容相当的多,测光模式也支持中心点测光,而AE区域也可以调整成可选区域。

Z612的防抖模式并不是通过机身上面的按钮来进行调整,而是在菜单内完成,有些不大方便。选择“连续”模式,镜头会自动随着相机产生的振动而连续、即时地进行补偿,也就是说,液晶显示屏会即时的显示抖动补偿效果,使用者能够直观地了解到抖动补偿的情况;“单张”模式是在按动快门的瞬间,镜头才开始进行抖动补偿。柯达对于机器自身性能调整还是相当丰富的。
柯达一直致力于长焦机型的开发,在中低端长焦方面柯达为消费者提供多款机型选择,例如Z650、Z7590等,但在防抖长焦盛行的时代,在各大品牌防抖长焦强大的攻势下柯达长焦在市场上逐渐失去优势。虽然在05年下半年柯达也推出了12倍光变防抖长焦P850,但由于价格太高因此销量一般。针对这一情况柯达在06年头就发布了Z612防抖长焦,但一等再等在市场上我们迟迟未能见到Z612的身影,直到7月中下旬Z612终于上市。Z612是Z系列首款具备IS防抖的机型,在外形上Z612经过全新的设计,操作上吸收了P系列的优点,这些我们在之前的外观及功能介绍上都有所了解。而我们最关心的依然还是Z612的成像,下面先从软件测试中进行客观分析。
成像锐度测试
Z612配备的是12倍光学变焦施奈德镜头,带有IS防抖功能,与其他防抖长焦相机不同的是Z612没有设置独立的防抖开关按钮,防抖模式需进入设置菜单调节。这样的话估计用户大部分时间还是开启防抖的,因此我们在测试中也是开启防抖进行的,在成像锐度测试中我们选择镜头的广角、中焦、长焦三焦段进行测试,务求让大家对此镜头进行全面了解。三个焦段的测试锐度成绩已列于下表:
Z612 |
广角端 |
中焦段 |
长焦端 |
中央锐度 |
1378 LW/PH |
1402 LW/PH |
1286 LW/PH |
边缘锐度 |
1303 LW/PH |
1165 LW/PH |
1071 LW/PH |
从各焦段的锐度成绩看,表现最好的是中间焦段(经倍率换算我们测试的中焦段焦距约为125mm),中央锐度比广角和长焦端都要高。而镜头广角锐度的表现也不错,中央和边缘锐度平均,保持在1300以上水平。至于长焦端锐度的轻微下降也属于正常情况,因为对于长焦镜头来说我们不可能要求每焦段的锐度都相同,而通常情况下镜头最长焦端的锐度是较低的。下面是测试图表,从图表看Z612各焦段成像的机身锐化情况也并不严重。

(成像中央锐度) (成像边缘锐度)

(成像中央锐度) (成像边缘锐度)

(成像中央锐度) (成像边缘锐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