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日系数码相机的代表之一,松下最近几年推出的机新型都非常具有看点,像具有光学防抖的广角便携机FX01、便携长焦机型TZ1,以及准专业长焦FZ系列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么在低端市场上,松下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产品呢?
2006年初,松下推出了全新的LS2,该机虽说是LS系列的第二款产品,但在外形和功能上,相比LS1有了巨大的变化,特别是首次在低端入门级数码相机中配备光学防抖功能,在业届引发轰动。众所周知,光学防抖不同于数字防抖技术,它可以从根本上提高相机的稳定性,特别针对入门级消费者对相机不熟悉的情况。松下LS1的出现,不仅给广大消费者增加了一个购机的方案,更重要的是,它将光学防抖技术普及到低端机型,为行业竖立了新的标杆。
松下 LS2 参考价格:1699

松下LS2的外观设计相比早期LS1,可以说是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往笨重的体积、中庸的风格在LS2上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时尚、轻盈的造型。LS2的整体设计其实更像是FX系列的精简版,虽说在材质上,采用的是工程塑料,但表面的涂层处理上还是非常精细,特别是配合部分金属部件,让LS2整体的档次有所提高。在体积方面,LS2为110.5x53.5x30.9毫米,重量达到138克,相比LS1来说,虽然机身长度增加,但宽度有所缩小,更加利于握机,而且重量也轻了4克。
LS2正面镜头占据了机身接近二分之一的位置,特别是印有MEGA O.I.S字样的金属镜头环配置,让LS2怎么看都不像是一款入门级的数码相机。在镜头的右上方面是对焦辅助灯,在其左边是闪光灯,官方给出其闪光灯的覆盖范围是0.3-3.7米,但在使用中我感觉这一参数还是有那么一点水份。在闪光灯的下方,松下特别设计的一个手柄,由于LS2的机身比较厚,所以在使用中手柄可以很好起到平衡的作用,特别是将中指放在上面,感觉非常自然。

LS2之所以配备了这块8.6万像素2英寸LCD屏幕,显然是为了降低成本。不可否认,这块屏幕的显示效果不是很令人满意,显示屏颗粒较明显,色彩有所偏差,但这也是无奈之举,毕竟作为一款千元级别的产品,只要不影响输出画质,能精简的都要精简。按键部分,全部集中在相机的右侧,由于将光学变焦按钮转移到顶部,所以背面布局显得空旷了很多。左侧是显示模式切换按键和连拍键(在回放模式下,还起到删除的功能),右边的十字控制区各个按键都具有不同的功能,上键的功能是曝光补偿调整,下键是回放的功能,左键可以启动自拍模式,右键是闪光灯模式调整,中间的按键既起到确定的作用,也作为菜单键出现。
松下LS2由于功能比较多,加上防抖功能需要独立按钮,所以顶部的按键比较密集。从左到右依次是模式转盘、快门按键、变焦拨杆、电源开关、光学防抖控制按键。模式拨盘的设计和FX系列几乎一样,只不过LS2并没有转盘隐藏在机身内部。通过这个转盘,我们可以在不同的模式中进行切换,针对入门级用户设计的简单模式(心型标志),在LS2上面也可以找到。快门按键的手感偏软,键程较长,对焦点非常清晰,而变焦拨杆松紧适当。在顶部的右侧,我们可以找到M.O.I.S.光学防抖的模式切换键,它可以在不同的模式之间进行调整。
从整个按键的布局来看,LS2明显要比我们前面评测的几款入门级数码相机更加合理,在按键的设计上,软硬适中。
在镜头方面,松下LS2采用的是LUMIX专门为数码相机设计的三倍变焦镜头,镜片为6组7片,其等效焦为35-105mm,最大光圈是F2.8-5.0。无论从焦距,还是光圈,都能满足家庭用户的需求,虽说和松下其它系列所采用的莱卡镜头存在差异,但从测试中我们输出照片来看效果,还是令人满意的。
松下LS2的光学抖动补偿功能和FX系列的原理是一样的,它是通过镜头装置内部的一片补偿透镜来实现,工作原理是补偿透镜根据角度传感器的信息自动进行调节,从而消除用户拍摄时所产生的各种抖动。从实际使用的角度去分析,在打开LS2光学防抖功能的情况下, 可以有效提高1-2档的快门速度。
我们在LS2的菜单中会发现有两个不同的光学抖动补偿模式,其中模式一是永久使用补偿透镜,选择这个模式,镜头会自动随着相机产生的振动而连续、即时地进行补偿,也就是说,液晶显示屏会即时的显示抖动补偿效果,使用者能够直观地了解到抖动补偿的情况;模式二是在按动快门时,镜头才开始进行抖动补偿。不过在实际的测试中,明显感觉模式二的补偿效果要好过模式一,另外在选择模式一要比模式二费电。
感光元件方面,LS2配备的是1/2.5英寸500万像素的CCD,最大可以拍摄2560 x 1920分辨率的图片,我个人觉得500万像素对于家庭用户来说,绝对足够,那些所谓800万甚至1000万像素的配置,完全没有必要,毕竟只是冲洗照片和在网上进行交流。
在场景功能方面,松下全线机型的配置都非常丰富,LS2也不例外,特别是婴儿、料理、雪景等,分类非常细致,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没有手动功能的劣势。此外,该机的白平衡设置可以进行精细的色温调整,这在低端机新型中比较少见。短片录制方面,这其实也是低端相机的劣势所在。LS2只能拍摄320 x 240 像素,30帧每秒的有声短片,短片的时间长度取决于记忆卡的容量。
松下LS2使用SD卡作为存储介质,内置了14MB闪存。配备一张1GB容量的SD卡,如果在最高像素+最低压缩比的设置下,大约可以拍摄400张照片,一个家庭出门旅游4-5天足够了。
低端家用机型一般都是使用AA电池作为电源,LS2也不例外。我们使用2200mA的异能充电电池在始终打开LCD显示屏的情况下,对机器的续航时间进行测试,结果基本满意。
在普通的拍摄模式下,松下LS2显示屏上显示的参数并不少,左上方显示目前相机状态,以及闪光灯状态,在它的下方是光学抖动补偿功能提示,在右边显示的依次显示的是ISO、照片分辨率、照片压缩状态、电池容量,在它们的下方显示的是存储卡剩余拍摄数量。如果将模式切换到动态拍摄的状态下,我们发现,光学防抖功能依然能够起到效果,而剩余拍摄张数已经变为了剩余拍摄时间。虽然没有旋转屏但按住显示模式切换按键1秒钟以上,这时候屏幕将会自动调节亮度,使用户在上举相机的情况下也能方便取景。
在回放照片的状态下,屏幕能够显示一切基本的参数,同时,还可以使用九宫图来对照片进行浏览。和我们前面介绍的机器一样,松下LS2也可以在机器内部对照片进行简单的编辑,例如调整照片的大小,对照片的内容进行剪裁,甚至复制照片。
LS2在情景模式的设计上比较人性化,内置了肖像、运动、食物、风景、夜景、夜景肖像、宝宝、柔化肌肤、聚会雪景、星空、烛光这11个模式可供选择。每种场景都有解析说明,其中宝宝模式,相当有趣,使用者可以将宝宝的生日输入到相机,这时候拍摄出来的照片就会自动显示宝宝的年龄。
主菜单分为录制部分和设置部分,分别设置与摄影有关的选项和与机身有关的参数。照片录制包括有白平衡,ISO感光度、图像尺寸、图像质量等等,其中高宽比竟然支持目前最为流行的16:9的模式。
在设置选项中,我们还可以对场景模式菜单进行调整。不过我们也发现了一个秘密,就是以往很多消费者购买相机是通过对照片的文件名编号来确认相机是不是被使用过,而LS2是可以在选项中将文件编号置零。
防抖——06年从长焦普及到家用机和卡片机,在光学防抖高速普及的过程中我们不得不记松下一功,早在FX7时代松下已经为卡片机配置其MEGA O.I.S光学防抖功能。在06年光学防抖镜头已经是松下全线机型的基本配置,如果能在1500元左右的机型上找到光学防抖功能的,那应该就只有松下LS2了。在外形上LS2没多少特点,都是长方形的机身配合较为圆滑的线条,再加上小小的手柄,机身属于苗条类型。在镜头标识上虽然都是以“L”开头的,不过松下在LS2上使用的并非“LEICA”而是“LUMIX”莱美镜头。在经过外观介绍后,我们把注意力集中在LS2的成像上,首先大家可以通过我们的专业软件测试对相机的成像锐度、色散、色彩风格、控噪能力和镜头畸变情况进行了解。
成像锐度测试 LS2属于松下数码相机的低端机型,选用莱美镜头也是出于节约成本的需要,不过松下在更换镜头的基础上同样为LS2配置了光学防抖系统。对于配有防抖系统的机型,我们在开启防抖和关闭防抖时分别进行测试,测试结果显示防抖对锐度的影响不大。因此我们在这里就给出防抖开启时的锐度值,毕竟用户在使用时一般都是开启防抖的。测试结果,LS2成像中央锐度1409 LW/PH,成像边缘锐度1288 LW/PH,对于500万像素的机型来说锐度属于正常水平,而在关闭防抖的情况下锐度有微弱提升。中央和边缘锐度差异同样是比较正常的,当然如果能再缩小一点就更好。虽然锐度值不算很高但LS2的机身锐化不大,边缘部分甚至有锐度不足的情况。
(成像中央锐度) (成像边缘锐度) 成像色散测试 色散是松下让我们比较担心的问题,尤其是小机器对色散的控制,松下的表现比较一般。同样我们截取测试图表的中央和边缘部分使用专业软件分析,成像中央色散0.282 pixels,边缘色散1.28 pixels。LS2在中央色散上的控制做得不错,不但没有超出0.5的标准而且能将色散控制在较低水平,这应该是较大进步了。不过,让人遗憾的是边缘色散和中央相差较大,超出1.00的水平,相信会对成像带来一定的影响。中央和边缘色散值相差近1 pixels的现象,在测试中是比较少见的。而且在边缘色散测试图表上,我们看到蓝色的色散表现较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