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长枪大炮从来都是摄影爱好者眼中专业摄影的标志之一,能够用长焦镜头的窄视角把远处景物的细节尽现眼前也是爱好者喜爱的拍摄方式。在传统摄影中,长焦镜头昂贵的身价往往让业余爱好者需要付出较大努力才能拥有,而数码相机小型CCD的优势让我们可以轻松获得长焦距。

参评的相机们
对很多非专业应用来说,方便快速是第一位的,不必更换镜头就能迅速拍摄各种视角是高变焦比数码相机的最大优势。高变焦比的镜头极大地扩展了摄影爱好者的拍摄灵活性。从室内合影到野外观鸟,一台配备高变焦镜头的数码相机都能满足要求。
狂热的摄影爱好者当然愿意背上硕大的摄影包和三脚架外出采风,但是普通用户想要享受长焦距的魅力单反相机的负担未免太沉重。高变焦比的数码相机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它们可以轻松地随身携带,而且影像质量完全能满足大多数应用要求。在以往,长焦镜头要想获得锐利的图像三脚架必不可少,而防抖功能在小型相机上的普及在大多数情况下让我们手持拍摄也能获得满意的结果。
长焦数码相机并不意味着大体积。虽然前两年的市场上此类相机都以硕大的镜头为标志,现在我们也可以找到类似卡片机设计的高变焦产品。长焦数码相机也不一定是高级用户的专利,如果你只是喜欢拉近远处景物,而对摄影器材的操控并不感兴趣,现在同样能买到简单易用的产品。
在本次专题评测中,ZOL评测中心收集了8大品牌的12款长焦数码相机,它们的价格从2000元到5000元。我们可以看到所有的主流数码相机厂商都推出了对应的产品,从普通用户使用的入门级产品到准专业应用的高端产品都已经被覆盖。如果你需要一台以长焦距为重点应用的数码相机,本次专题评测的产品中应当有一台适合你。
——中关村在线总编 承健
·长焦是什么?
什么是长焦?
在镜头中,焦距在80mm至300mm区域内,就可以被称为长焦镜头,而超过300mm就被称为超长焦镜头。

尼康135毫米镜头与400毫米镜头对比
上面的两张照片就可以很好的表现出焦距对镜身体积的作用,都是单反镜头,当达到400毫米的时候,就已经很“巨大”了。
为什么要用长焦?
古人云:“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就能表达出人类对远景的憧憬;但毕竟人类视线所能达到的距离有限,只能借助望远镜一类的器具来帮们自己看到远处的景物。在使用长焦甚至是超长焦距的镜头的时候,我们不仅能看的更远,还能将远处的物体拍摄下来,而且长焦配合适当的光圈参数,还便于拍摄出色的人像摄影作品。

示范:长焦的威力,上图是用长焦相机的广角端拍摄

与上图在同一地点拍摄,只不过是使用了12倍光学变焦
数码相机的长焦有什么不同?
消费级数码相机因为其镜头一体化的设计,以及感光元件较135胶片小的特性,所以可以很容易的做出焦距较长的镜头,因此目前长焦数码相机还是比较多的。既然是数码时代,各种定义肯定会和传统不尽相同,所以目前世面上焦距等效于传统35mm相机的200mm以上的数码相机就可以称得上是长焦机。现在已经有很多350mm、甚至432mm焦距的数码相机出现,这给人们在远景拍摄时带来了很大的便利。
如何选择一款好的长焦数码相机?
相信大家也都知道焦距越长,对快门速度要求就越高的说法。如果当您使用一款长焦端432mm数码相机的时候,其安全快门就要在1/400s左右了。低于这个,可能就会拍出模糊的照片。因此,在选购长焦数码相机的时候,还是要重点看一下此机器在长焦端的最大光圈值;如果该机配备了光学防抖系统就更佳了。
另外一个值得大家关注的点就是:相机长焦端的对焦速度和精度。这一点在以前可能不被大家重视;其实以前在测试一些数码相机的时候,我们就感觉到了这一点。当您准备购买一款长焦数码相机的时候,不妨拿起相机,把镜头拉到长焦端,半按快门开始感受对焦速度;在此期间,我们还要注意,即使相机提示已经合焦,但可以用肉眼看出来,其焦点是不是清晰的。如果您觉得这点非常糟糕的话,还是建议您改选其它机型。毕竟对焦速度和精度,还是非常关系到我们的拍摄感受和拍摄结果的。
·数码相机焦距与35mm相机焦距关系
下面我们来看看数码相机焦距与35mm相机焦距关系。
在各种相机介绍和评测中,我们常常在介绍相机的焦距的时候看到这样的字样“等效于35mm相机”,我们知道,35mm相机叫法的由来是35mm相机所使用的胶片的长度约为35mm。那么为什么要等效到35mm相机呢?

数码相机焦距与35mm相机焦距关系
这主要是由于不同相机的实际焦距之间完全没有可比性,而35mm相机拥有非常广泛的应用人群,绝大多数人对于相机焦距数值的认识都是基于35mm相机体系的,因此沿用35mm相机的焦距数值可以方便人们了解一台相机的焦距。此外,35mm相机的焦距值都是整数,便于记忆,而大多数数码相机的实际焦距值则没有那么整齐,很多数值都要到小数点后两位,很难记忆。
既然35mm相机的焦距有这么多好处,那么数码相机何不沿用35mm相机的体系,干吗非要先制造不同,然后再等效呢?这主要是由于数码相机的CCD或者CMOS传感器的面积决定的。
首先,相比于传统相机,数码相机的机身内包含更多的电子器件,结构复杂,需要占用很大的空间,这时如果CCD或者CMOS传感器再做成和35mm胶片一样的面积大小(36×24mm,长×宽),势必造成相机的体积大大增加,与当今小型化的趋势不符。
其次,成本上不允许。制造与胶片面积相同的传感器成本很高,现在采用最便宜的全画幅(即传感器面积与35mm胶片面积相同)数码相机是佳能的EOS 5D(资料 文章 价格 评论),它的售价是2万元左右,一般消费者很难承受,这固然有佳能在全幅市场上一支独秀的原因,制造成本据高不下更是主要原因。
出于上述原因,如今的数码相机都采用比35mm胶片面积小很多的传感器。
根据镜头成像原理,焦距越大,视角越小。由于数码相机的传感器面积远小于35mm胶片的面积,成像的视角小于35mm胶片,我们把这种视角上的减小等效地看作是焦距变大了。这就是为什么数码相机实际的焦距很小,却可以等效成35mm相机焦距的原因。
·长焦相机各焦段的应用
下面我们来看看长焦相机各焦段的应用。
当我们拥有了高变焦比相机,同时也意味着我们拥有了一个广泛的焦距范围。那么我们在实际使用中如何用好它就是大家该关注的了。下面,我们就按照焦距分别介绍给大家。
35mm以下广角端

17mm广角端拍摄
这一焦段拥有较大的视角,也就是说可以“框”进更多的景物,在拍摄建筑物或风景时可以使照片显得更加的气势恢弘。此外,由于广角的视角宽广,可以近距离拍摄,这时可以产生夸张的透视失真,非常具有视觉冲击力。因此,广角非常适合拍摄风光、建筑以及人文类的照片。
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数码相机传感器小的特点,比较难以实现广角,而且高变焦比相机也偏重于长焦端的开发,所以大多数高变焦相机的广角特性都比较一般,只有少数几款具备28mm的广角,对于喜欢用广角拍摄的用户在选购时一定要注意。
36-135mm中焦端

50mm端拍摄(点击放大)
这一焦段拍摄出的照片在视角上与人眼相近,显得很平实、亲切,而且与被拍摄者的距离也比较合适,既利于被摄者放松,也不影响其与拍摄者的交流,因此比较多的用来拍摄人像。
136mm以上长焦端

200mm端拍摄(点击放大)
这一焦段和望远镜有些相似,当不希望被拍摄者被打扰的时候,我们可以用长焦悄悄进行拍摄,以获取最自然的图像。利用长焦端,还可以拍摄那些我们无法靠近的物体,如鸟类等野生动物或者月亮等。另外,体育记者用长焦拍摄的体育照片也是大家十分熟悉的一种类型。
另外,由于数码相机的传感器面积很小,实际焦距较小,想要获得浅景深比较困难。此时可以利用长焦端来实现,以达到突出主体的目的,更清楚地表现出摄主题。
以上对于各焦段用途的叙述只是一种最普遍的应用,摄影作为一种创作,不应该被教条所限制,打破常规,勇于尝试,也许更能拍摄出让人眼前一亮的照片。
·测试背景
好了,看了上面几页的长焦数码相机的基本知识,现在转入我们的正题——横向测试。首先还是让我们来看看本次长焦数码相机横评的一些必须知道的内容。

长焦类数码相机
测试目的:通过此专题,向读者展示长焦类数码相机的精彩世界,在品牌与品牌之间、品牌与消费者之间营造默契氛围,同时服务于广大消费者,使读者选好选对长焦类数码相机。
参选标准:2006年1月份及以后发布的焦距达到200毫米以上的新品长焦类消费级数码相机。

CNET中国
测试过程:在CNET中国的数码影像实验室里,我们将和国内权威的《个人电脑》杂志一起,分组进行相机的各项测试。所用的测试流程均为《CNET中国-数码影像产品评测范本》,以达到测试的准确性、权威性。

我们所要颁出的奖项
测试结果:本次测试结果均是由ZOL与《个人电脑》杂志共同认定。我们也是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遵循《CNET中国-数码影像产品评测范本》的条件下,得出结论和颁出奖项。
·我们的画质测试方法
画质测试工具与环境
高变焦数码相机的客观测试项目主要包括分辨率测试、色彩测试、室内静物台拍摄测试和实拍测试。我们本次是使用了《CNET中国-数码影像产品评测范本》。

CNET中国
分辨率测试
在测试时,我们在统一的光源条件、所有相机均设置为最低ISO值、最精细JPG格式条件下,用每款产品的广角端和长焦端拍摄ISO 12233标板,并使用IMATEST软件读取所拍摄样张的垂直与水平分辨率成绩。分辨率测试成绩可以比较均衡地反映出镜头和传感器的综合实力。我们看到本次12款产品中,相同像素的不同产品之间,分辨率成绩还是存在明显的差别。这就好比你买了一款800万像素的产品,由于镜头以及其它技术的限制,它的真实分辨率可能还不如600万像素相机的水平。
色彩测试
相机的色彩风格虽然没有特别统一的评价标准,但是尽量还原场景的真实色彩还是必要的,如果做一些适当的调整。比如稍微偏暖一点可以让人像更加好看。我们用IMATEST来分析拍摄Digital ColorChecker SG色彩标板得到的照片可以看出相机的色彩倾向。
室内静物台拍摄测试
室内静物台测试的最大用途就是可以更直接地看出相机的真实分辨率水平,而不会受到锐化算法的影响。同时我们在测试中,会严格按照统一的光源条件、拍摄焦距,所有相机均使用最低ISO值、最精细JPG格式等进行测试,以保证不同产品样张之间的可比性。读者可以通过我们刊登的静物台局部样张,直观地比较不同产品的差异。
实拍样张
我们进行了户外和室内拍摄。户外场景拍摄选择了一个晴天的午后,选用样张包括相机在广角端以及长焦端拍摄下的风景,有P档的相机均使用P档拍摄,没有P档的设置为Auto模式拍摄。全部样片拍摄时相机的ISO值均被设置为最低,同时选用最精细jpg格式。以保证画质。
·今天的主角们
今天的主角们将要在本页登场。在这里我们说明一下,本次测试的相机型号均为2006年以后发布的新品,除尼康S10是由市场中借用外,其他型号的测试样片均由各厂商提供。
由于达到我们要求的200毫米焦距长焦的机型较多,且各机型由于定位的不同,各自在性能、功能上的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为了比较容易区分开来,我们把本次参赛的12款长焦数码相机分为了专业组和便携组。他们的临界点就在是否使用了比机身宽度大10%以上的镜头桶。而产品定位也是我们考虑的因素。

12款长焦数码相机合影(点击放大)
专业组
这组中的产品是消费级数码相机中的“专业”级产品,它们大多拥有600万以上的像素数,出色的画质,丰富的功能,外观和操作方式上也与专业相机相似。适合有一定的摄影基础,对相机要求较高而又不想购买数码单反相机的用户选购。
专业组成员:索尼H5、奥林巴斯SP-510、佳能S3 IS、松下FZ50、富士S9600、富士S6500、柯达P712。
便携组
这组产品在高变焦家族中的显得有些“另类”:它们既具备比较高的变焦比,在体积外观上又向时尚轻薄机型靠拢。这看似是一种鱼与熊掌兼得的产品,但由于高变焦镜头的结构比较复杂,追求轻薄就必须在功能和成像上做出一定的妥协,因此这类产品往往不具备大多数高变焦相机那么丰富的功能,画质也比较一般。注重相机外观、希望获得完整焦段而且对画质没有很高要求的时尚用户可以关注一下此类产品。
便携组成员:佳能A710 IS、松下TZ1、柯达V610、理光R5、尼康S10。
·便携组分辨率测试
在测试部分,我们首先对便携组进行了分辨率测试。在CNET中国的数码影像实验室里,我们对便携组的5款相机进行了ISO12233分辨率标板的拍摄,以得出量化的成像质量数值。(拍摄环境:统一的光源条件、所有相机均设置为最低ISO值、最精细JPG格式条件下,用每款产品的广角端和长焦端拍摄ISO 12233标板,并使用IMATEST软件读取所拍摄样张的垂直与水平分辨率成绩。)

便携组分辨率测试
在便携组,五款产品的CCD分辨率差别不是很大,从600万到700万不等。其中松下的TZ1为了保证镜头焦距,拿600万像素的CCD当作500万的用,所以TZ1在分辨率测试比较占便宜。从测试结果来看,老牌的光学厂商尼康在本次的测试中全面落败——600万像素的S10,甚至不如一些以前500万像素的卡片数码相机分辨率成绩高。
广角端MTF50的垂直分辨率结果

广角端MTF50的垂直分辨率
700万像素的佳能A710 IS以微弱的优势超过了松下TZ1,成为广角端MTF50的垂直分辨率下最高的产品。而尼康S10广角端MTF50的垂直分辨率只有1390LW/PH。
广角端MTF50的水平分辨率结果

广角端MTF50的水平分辨率
广角端MTF50的水平分辨率佳能A710 IS和尼康S10依然都是最高和最低。
长焦端MTF50的垂直分辨率结果

长焦端MTF50的垂直分辨率
在长焦端MTF50的垂直分辨率下,理光R5异军突起,达到了便携组最高的1627LW/PH。
长焦端MTF50的水平分辨率结果

长焦端MTF50的水平分辨率
本组产品在长焦端MTF50的水平分辨率成绩都比较均衡,但是松下TZ1以400LW/PH的平均差距被落在后面。
毫无疑问,佳能A710 IS在本次的便携组MTF50分辨率比拼中获得了分数上的胜利,这也说明了其镜头光学素质的优异——同是700万像素的产品,各自的分数相差的还是比较大的。
·便携组色彩测试
虽然数码相机的色彩风格虽然没有特别统一的评价标准,但是尽量还原场景的真实色彩还是必要的。我们用IMATEST来分析拍摄Digital ColorChecker SG色彩标板得到的照片可以看出相机的色彩倾向。(在测试时,我们在统一的光源条件、所有相机均设置为最低ISO值、最精细JPG格式条件下进行拍摄)

尼康S10(点击放大)

松下TZ1(点击放大)

柯达V610(点击放大)

佳能A710 IS(点击放大)

理光R5(点击放大)
在标准拍摄模式下,佳能A710 IS的色彩饱和度为131.1%、松下TZ1的色彩饱和度为107.2%、柯达V610的色彩饱和度为136.5%、理光R5的色彩饱和度为132%、尼康S10的色彩饱和度为126.9%。
·便携组高ISO对比
便携组高ISO对比
在综合比较和便携组各款相机的最高ISO数值后,我们决定比拼一下便携组大多数相机的最高感光度——ISO 800。
我们在室内静物台进行各档的ISO测试。测试中,我们会严格按照统一的光源条件、拍摄焦距、最精细JPG格式等进行测试,以保证不同产品样张之间的可比性。

佳能A710 IS(点击放大)

松下TZ1(点击放大)

柯达V610(点击放大)

理光R5(点击放大)

尼康S10(点击放大)
从上面的几张ISO 800的照片我们不难看到,尼康S10和佳能A710 IS这两款相机在五款机型中的画面质量上是比较好的。松下TZ1虽然噪点并不严重,但整体画面感觉被相机处理的有点过头,图像细节的锐度很低,而理光R5也同样存在着这样的问题。至于柯达V610,画面洁净程度和细节表现力还有待提高。
·便携组速度测试
在速度测试上,无论采用哪种测试方式,都会有误差存在,所以下面的数值仅供参考。便携组相机测试写卡速度,统一使用威刚牌512MB SD存储卡。
佳能A710 IS
变焦、对焦速度——开机时间:约1秒;变焦时间:约1.2秒;广角端室外对焦时间:约0.6秒;长焦端室外对焦时间:约0.9秒。
写卡速度——拍摄间隔:约1秒;单张读取速度:约0.5秒。
松下TZ1
变焦、对焦速度——开机时间:约1秒;变焦时间:约2秒;广角端室外对焦时间:约0.8秒;长焦端室外对焦时间:约1秒。
写卡速度——拍摄间隔:约1秒;单张读取速度:约1秒。
柯达V610
变焦、对焦速度——开机时间:约1.8秒;变焦时间:约5秒;广角端室外对焦时间:约0.8秒;长焦端室外对焦时间:约1.8秒。
写卡速度——拍摄间隔:约4秒;单张读取速度:约1秒。
理光R5
变焦、对焦速度——开机时间:约0.8秒;变焦时间:约0.8秒;广角端室外对焦时间:约0.7秒;长焦端室外对焦时间:约1秒。
写卡速度——拍摄间隔:约1秒;单张读取速度:约0.9秒。
尼康S10
变焦、对焦速度——开机时间:约1秒;变焦时间:约2.5秒;广角端室外对焦时间:约0.8秒;长焦端室外对焦时间:约1.3秒。
写卡速度——拍摄间隔:约1秒;单张读取速度:约1秒。
柯达V610的变焦速度之所以达到了5秒,那是因为其需要转换两个拍摄镜头的缘故。而理光R5的对焦速度还是比较迅速的。
·便携组体积重量
既然便携组强调的是体积上的小巧和低负担的重量,那么我们还是来对比一下五款机型的体积和重量。同样,专业组也会进行此项对比。

各机型重量对比(不包含电池及存储卡)
虽然各个机型的机身材质不尽相同,但便携组的机身重量都控制在了300克以下,尤其是尼康S10,仅仅只有140克,完全符合我们对便携的要求。
下面来看看机身体积,虽然各个机型由于设计的不同,机身长宽高没有可比性,但我们还是想到了“把持感”。下面的一组手持相机的照片或许可以很好的说明把持感。

手持佳能A710 IS
佳能A710 IS的外型尺寸为:97.5x66.5x41.2mm。

手持松下TZ1
松下TZ1的外型尺寸为:112x58.1x40.2 mm。

手持柯达V610
柯达V610的外型尺寸为:111x55.5x23.2 mm。

手持理光R5
理光R5的外型尺寸为:96x55x26mm。

手持尼康S10
尼康S10的外型尺寸是:112.5x74.5x40.5mm。
虽然便携长焦相机对体积上有要求,但是设计了右手握手柄的机型还是比较具有“把持感”的;而尼康S10可旋转的机身,也大大的加强了其把持的能力。
·便携组产品参数对比
产 品 名 称 |
佳能 A710 IS |
尼康 S10 |
柯达 V610 |
松下 TZ1 |
理光 R5 |
外形尺寸 |
97.5×66.5×41.2毫米 |
112.5x74.5x 40.5毫米 |
111×23.2× 55.5毫米 |
112x58.1x40.2毫米 |
96x55x26毫米 |
产品重量 |
210克 |
220克 |
160 克 |
234克 |
140克 |
〖 基本性能 〗 (参数值相同的项字体颜色为深蓝色) |
手动操作 |
全手动支持 |
全自动 |
全自动 |
全自动 |
部分手动功能 |
感光元件 |
CCD |
CCD |
CCD |
CCD |
CCD |
传感器尺寸 |
1/2.5英寸 |
1/2.5英寸 |
双CCD |
1/2.5英寸 基色滤光镜 |
1/2.5英寸 |
总像素数 |
740 |
618 |
636 |
637 |
741 |
有效像素 |
710 |
600 |
610 |
500 |
724 |
最高分辨率 |
3072*2304 |
2816*2112 |
2832*2128 |
2560*1920 |
3072*2304 |
显示屏尺寸 |
2.5 |
2.5 |
2.8 |
2.5 |
2.5 |
像素及类型 |
2.5\"低温多晶硅彩色液晶显示屏,约11.5万像素 |
2.5 英寸230,000像素TFT LCD显示器,可调节亮度(170°宽视角) |
71 毫米 (2.8 英寸)高分辨率(23 万像素)室内/室外型 |
2.5英寸多晶硅TFTLCD显示屏(207,000像素) 视场:约为100% LCD增亮模式、高角度模式 |
23万像素高亮丽LCD显示屏,可视角度高达170度 |
可旋转液晶屏 |
否 |
是 |
否 |
否 |
否 |
取景器 |
光学 |
无 |
- |
无 |
无 |
电池类型 |
AA电池*2(可选镍氢可充电电池) |
专用锂电池EN-EL5 |
柯达数码相机锂充电电池 KLIC-7001 |
专用锂电池 |
专用锂电池DB-60 1150mAh |
外接电源 |
ACK800适配器 |
AC 适配器 EH- 62A(另购) |
AC电源适配器 |
Optional AC adapter |
交流电供电器(AC-4c) |
续航能力 |
约拍摄100张图像 |
约可拍摄300张影像(基于CIPA标准) |
约拍摄120幅图像 |
250张照片 |
约380张 |
记录媒介 |
MMC(多媒体卡)/SD(如意卡)/SDHC卡 |
SD(如意卡) |
MMC(多媒体卡)/SD(如意卡) |
SD(如意卡)/MMC(多媒体卡) |
SD(如意卡)/MMC(多媒体卡) |
记录容量 |
16 MB |
16MB |
32 MB |
13.4MB |
26MB |
图像格式 |
静态:JPEG(Exif 2.2) 短片:AVI [图像:Motion JPEG] [音频:WAVE(单声道)] |
静态图像:压缩 JPEG(Exif 2.2)DCF,DPOF;静态:QuickTime 短片 |
JPEG/EXIF v2.21 MPEG 4 with audio |
静态图像:JPEG(DCF/Exif2.2);动态图像:QuickTime Motion JPEG |
JPEG Exif v2.2 DPOF DCF compliant AVI (Open DML Motion JPEG) |
光学变焦 |
6 |
10 |
10 |
10 |
7.1 |
广角镜头 |
否 |
否 |
否 |
否 |
是 |
等效于35mm尺寸 |
35-210mm |
38-380mm |
38-380毫米 |
35-350mm |
28-200mm |
镜头结构 |
7组9枚镜片,含两片非球面镜片,具有出色的分辨率和色彩 |
尼克尔镜头,结构9组12片 |
柯达 RETINA 双镜头技术 |
10组12片,内含3片非球面镜片 |
逐级变焦间隔:7级(28mm、35mm、50mm、85mm、105mm、135mm、200mm) |
对焦范围 |
55cm-无限远 |
30cm-无穷远 |
广角:0.6 米(2.0 英尺)–无限远 |
40cm-无限远(W),200cm-无限远(T) |
0.3 m - 无穷远 (广角) 1.0 m - 无穷远(长焦) |
近拍距离 |
1-55cm(广角) |
4cm-无穷远 |
广角微距:0.05–0.7 米(2.0 英寸-2.3 英尺)远摄:1.6 米(5.2 英尺)–无限远远摄微距:0.7–1.7 米(2.3–5.6 英尺) |
广角5 厘米 /望远100厘米-无限远 |
微距变焦功能 0.3 m - 无穷远 (广角) 1.0 m - 无穷远(长焦) |
光圈大小 |
F2.8(广角)/4.8(长焦) |
F3.5 |
f/3.9–f/7.1(广角),f/4.8–f/8.0(远摄) |
F2.8-F5.0(广角);F4.2-F7.1(望远) |
F:3.3(广角)- 4.8(远摄) |
感 光 度 |
ISO 80-800 |
ISO 50-800 |
ISO 64-800 |
ISO 80-1600 |
ISO 64-1600 |
变焦方式 |
电子 |
电子 |
电子 |
电子 |
电子 |
伸缩镜头 |
是 |
否 |
否 |
是 |
是 |
对焦辅助方式 |
对焦辅助灯 |
对焦辅助灯 |
- |
自动聚焦辅助灯 |
对焦辅助灯 |
对焦方式 |
9点人工智能自动对焦/单点自动对焦(任意选择自动对焦框位置/中央单点)/手动对焦/自动对焦锁/自动对焦辅助灯 |
反差侦测 TTL 自动对焦,AF辅助照明 |
单次自动对焦、连续自动对焦 |
自动对焦、标准/微距、连续对焦 |
自动对焦、手动对焦、固定对焦(瞬时)、∞(包括自动对焦辅助灯) |
〖 闪光灯 〗 (参数值相同的项字体颜色为深蓝色) |
闪光类型 |
内置 |
内置 |
内置 |
内置 |
内置 |
支持热靴 |
否 |
否 |
否 |
否 |
否 |
〖 拍摄性能 〗 (参数值相同的项字体颜色为深蓝色) |
自拍功能 |
支持 2 or 10 秒 |
支持3 or 10 秒 |
10 秒、2 秒和 2 张 |
支持 10秒或2秒延时 |
支持2 or 10 秒 |
连拍功能 |
支持 约1.7张/秒 |
支持连续拍摄(约 16 幅/秒);16张连拍(约1.9幅/秒,只在影像大小为 6M 时可用) |
1.6 fps,任何品质模式下最多 8 幅影像拍摄反应时间:0.3 秒 拍摄间隔时间:1.1 秒 |
快速连拍速度可达3张/秒,慢速连拍速度为2张/秒,最多可连拍5张标准格式的照片 |
支持2.8fps |
动态拍摄 |
640×480,10帧/秒 320×240,15帧/秒 160×120,15帧/秒 |
电视短片(640)30帧;小短片(320)30 帧/15 帧;超小短片(160)15帧;Pictmotion幻灯片(320)15帧;无声:定时短片30帧,电子减振(VR)可用 |
录像模式:连续有声 MPEG-4 压缩格式录像拍摄和回放 录像分辨率:VGA(640 × 480 像素),30 fps;VGA 长时间,30 fps;QVGA(320 × 240 像素),30 fps 录像长度:最长 80 分钟, 受内存容量的限制 录像功能:录像时可进行 10 倍变焦,具有数码影像稳定及自动对焦功能; |
可以拍摄分辨率高达848 x 480的短片,而且保持了30fps的采样率 |
640 x 480 @ 15/30fps 320 x 240 @ 15/30fps 160 x 120 @ 15/30fps |
录音/音频系统 |
支持 |
支持 |
支持 |
支持 |
支持 |
防红眼 |
支持 |
支持 |
支持 |
支持 |
支持 |
防抖性能 |
是 IS光学防抖 |
是 VR防抖 |
否 |
是 超级光学画面稳定器(模式1/模式2) |
是 CCD防抖 |
曝光补偿 |
±2档,以1/3档调整 |
±2.0 EV 每级1/3EV可调 |
±2.0 EV,间隔为 0.3 EV 长时间曝光:0.5–8 秒 |
±2.0 EV 每级1/3EV可调 |
+/-2EV in 1/3EV steps |
曝光测量 |
评价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点测光(中央点/自动对焦框) |
256分割矩阵测光连自动对焦区域 |
自动:通过镜头自动曝光 (TTL-AE);可选:多点模式、中央重点和中心点 |
智能多点测光 |
TTL-CCD 测光系统:多重(256 区)、中央偏重、单点 |
白平衡调节 |
自动/预设(日光/阴天/白炽灯/荧光灯/荧光灯H/潜水)/自定义 |
TTL 自动控制、7 种手动模式(直射阳光、白炽灯、荧光灯、阴天、阴影、闪光、白平衡预设) |
自动、日光、白炽灯、荧光灯和户外阴影 |
自动/白天/阴天/卤素灯/白色设置、白平衡调整(自动模式除外) |
自动/固定(日光、阴暗、钨丝灯、钨丝灯2、光管、一按设定) |
快门速度 |
15-1/2000秒 |
2秒-1/1000秒 |
8–1/1200 秒 |
8-1/2,000秒(星空模式下:15/30/60秒) |
静态 8、4、2、1-1/2000秒 短片 1/30-1/2000秒 |
发布日期 |
2006年08月 |
2006年08月 |
2006年04月 |
2006年02月 |
2006年08月 |
·专业组分辨率测试
下面开始的是专业组的分辨率测试部分,我们依然是在CNET中国的数码影像实验室里,对专业组的7款相机进行了ISO12233分辨率标板的拍摄,以得出量化的成像质量数值。(拍摄环境:统一的光源条件、所有相机均设置为最低ISO值、最精细JPG格式条件下,用每款产品的广角端和长焦端拍摄ISO 12233标板,并使用IMATEST软件读取所拍摄样张的垂直与水平分辨率成绩。)
在专业组,七款产品的CCD分辨率差别还是比较明显的,从佳能S3 IS的600万到松下FZ50的1000万不等。而富士的两款相机采用的是自家的超级CCD,由于与传统CCD结构不同,所以得的分辨率结果会比较高。而其他机型就要拼自家镜头的好坏了。
广角端MTF50的垂直分辨率结果

广角端MTF50的垂直分辨率
我们没想到的是,上来测试的第一项,富士S9600就以2581LW/PH的成绩与其它机型拉开了差距。S9600的垂直分辨率还是目前我们测过的数码相机里最高的,甚至超越了大部分的准专业的数码单反相机的成绩。
广角端MTF50的水平分辨率结果

广角端MTF50的水平分辨率
广角端MTF50的水平分辨率里,富士S9600和S6500依然和其他机型保持着很大的距离。
长焦端MTF50的垂直分辨率结果

长焦端MTF50的垂直分辨率
在长焦端MTF50的垂直分辨率上,富士两机依然保持着领先。
长焦端MTF50的水平分辨率结果

长焦端MTF50的水平分辨率
到了长焦端MTF50的水平分辨率上,场面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CCD分辨率最少的佳能S3 IS以非常明显的优势超越了富士两兄弟,取得了长焦端水平分辨率的胜利。
测试结果出来后,我们对使用了超级CCD的富士两台相机分数高并没什么可奇怪的,因为平时我们测试过的F系列的相机分辨率也可以轻松达到2000LW/PH以上。而千万像素的松下FZ50的表现则是我们没有意料到的——千万像素的旗舰机型的分辨率成绩居然不及600万像素的机型。而其他六、七百万像素的机型还是发挥出了正常的水平,尤其是700万的索尼H5,在广角端测试也接近2000LW/PH。
·专业组色彩测试
与便携组一样,我们依然是采用IMATEST来分析拍摄Digital ColorChecker SG色彩标板得到的照片可以看出相机的色彩倾向。(在测试时,我们在统一的光源条件、所有相机均设置为最低ISO值、最精细JPG格式条件下进行拍摄)

索尼H5(点击放大)

奥林巴斯SP-510(点击放大)

佳能S3 IS(点击放大)

松下FZ50(点击放大)

富士S9600(点击放大)

富士S6500(点击放大)

柯达P712(点击放大)
在标准拍摄模式下,索尼H5的色彩饱和度为121.9%、奥林巴斯SP-510的色彩饱和度为128.9%、佳能S3 IS的色彩饱和度为123%、松下FZ50的色彩饱和度为130%、富士S9600的色彩饱和度为112.5%、富士S6500的色彩饱和度为123.1%、柯达P712的色彩饱和度为128.1%。
·专业组高ISO对比
专业组高ISO对比
在综合比较和专业组各款相机的最高ISO数值后,我们决定比拼一下与便携组相同的ISO 800。
我们在室内静物台进行各档的ISO测试。测试中,我们会严格按照统一的光源条件、拍摄焦距、最精细JPG格式等进行测试,以保证不同产品样张之间的可比性。

索尼H5(点击放大)

奥林巴斯SP-510(点击放大)

佳能S3 IS(点击放大)

松下FZ50(点击放大)

富士S9600(点击放大)

富士S6500(点击放大)

柯达P712(点击放大)
从上面的拍摄结果可以看到,奥林巴斯SP-510的画面相比较而言是噪点和杂讯比较多的。而富士S6500的画面洁净程度明显要好于比自己高一档次的S9600。千万像素的松下FZ50,虽然有着分辨率大的优势,但无奈由于机身降噪似乎有点超水平发挥,整个画面的细节已经基本不能被大家所接受。而佳能S3 IS和柯达P712,在ISO800下的效果有点出人意料的优秀。
·专业组速度测试
在速度测试上,无论采用哪种测试方式,都会有误差存在,所以下面的数值仅供参考。专业组相机测试写卡速度,除索尼H5、奥林巴斯SP-510、富士S9600、S6500是采用原厂的专用存储卡外,统一使用威刚牌512MB SD存储卡。
索尼H5
变焦、对焦速度——开机时间:约0.7秒;变焦时间:约1秒;广角端室外对焦时间:约0.6秒;长焦端室外对焦时间:约1秒。
写卡速度——拍摄间隔:约0.8秒;单张读取速度:约0.8秒。
奥林巴斯SP-510
变焦、对焦速度——开机时间:约1秒;变焦时间:约2秒;广角端室外对焦时间:约0.9秒;长焦端室外对焦时间:约1.5秒。
写卡速度——拍摄间隔:约1秒;单张读取速度:约1秒。
佳能S3 IS
变焦、对焦速度——开机时间:约0.8秒;变焦时间:约1秒;广角端室外对焦时间:约0.7秒;长焦端室外对焦时间:约1秒。
写卡速度——拍摄间隔:约1秒;单张读取速度:约0.5秒。
松下FZ50
变焦、对焦速度——开机时间:约1秒;变焦时间:由于FZ50是手动变焦,无法量化,但我们最快手动变焦记录是约0.5秒;广角端室外对焦时间:约0.9秒;长焦端室外对焦时间:约1秒。
写卡速度——拍摄间隔:约1秒;单张读取速度:约0.7秒。
富士S9600
变焦、对焦速度——开机时间:约0.8秒;变焦时间:由于S9600是手动变焦,无法量化,但我们最快手动变焦记录是约0.2秒;广角端室外对焦时间:约0.5秒;长焦端室外对焦时间:约0.8秒。
写卡速度——拍摄间隔:约0.9秒;单张读取速度:约0.5秒。
富士S6500
变焦、对焦速度——开机时间:约1秒;变焦时间:由于S6500是手动变焦,无法量化,但我们最快手动变焦记录是约0.2秒;广角端室外对焦时间:约0.8秒;长焦端室外对焦时间:约1秒。
写卡速度——拍摄间隔:约1秒;单张读取速度:约0.8秒。
柯达P712
变焦、对焦速度——开机时间:约1.2秒;变焦时间:约2秒;广角端室外对焦时间:约1秒;长焦端室外对焦时间:约1.5秒。
写卡速度——拍摄间隔:约1秒;单张读取速度:约1秒。
·专业组体积重量
专业组体积重量
虽然专业组的相机在外型都属于“傻大黑粗”的,但起码的重量和体积还是要了解的。

各机型重量对比(不包含电池及存储卡)
很显然,专业组的成员会随着定位的上升而变得“身宽体胖”,尤其是三款采用手动变焦镜头系统的松下FZ50、富士S9600和富士S6500,它们三台机器的平均体重都达到了600克以上。
下面来看看机身体积,虽然各个机型由于设计的不同,机身长宽高没有可比性,但我们还是想到了“把持感”。下面的一组手持相机的照片或许可以很好的说明把持感。

索尼H5
索尼H5的外型尺寸为:113.2x83x94mm。

奥林巴斯SP-510
奥林巴斯SP-510的外型尺寸为:105.5x74.5x70mm。

佳能S3 IS
佳能S3 IS的外型尺寸为:113.4x78x75.5mm。

松下FZ50
松下FZ50的外型尺寸为:141x86x142mm。

富士S9600
富士S9600的外型尺寸为:128x93x129mm。

富士S6500
富士S6500的外型尺寸为:131x98x128mm。

柯达P712
柯达P712的外型尺寸为:108x84.2x72mm。
·专业组产品参数对比
产品名称 |
佳能S3 IS |
索尼H5 |
柯达P712 |
富士S6500 |
松下FZ50 |
奥林巴斯SP-510 |
富士S9600 |
感光器件 |
CCD |
CCD |
CCD |
Super CCD HR |
CCD |
CCD |
Super CCD HR |
感光器件尺寸 |
1/2.5英寸 |
1/2.5英寸 |
1/2.5英寸 |
1/1.7英寸 |
1/1.8英寸 |
1/2.5英寸 |
1/1.6英寸 |
最大像素数(万个) |
620 |
741 |
740 |
|
1037 |
740 |
924 |
有效像素数(万个) |
600 |
720 |
710 |
630 |
1010 |
710 |
903 |
最高分辨率(像素) |
2816×2112 |
3072×2304 |
3072×2304 |
2848×2136 |
3648×2736 |
3072×2302 |
3488×2616 |
光学变焦倍数 |
12 |
12 |
12 |
10.7 |
12 |
10 |
10.7 |
显示屏尺寸(英寸) |
2.0 |
3.0 |
2.5 |
2.5 |
2.0 |
2.5 |
2.0 |
显示屏类型 |
2.0"可旋转彩色液晶显示屏,约11.5万像素 |
3.0英寸,23万像素 |
2.5 英寸,23.7万像素 |
2.5英寸,约23.5万像素 |
可旋转2.0英寸多晶硅TFT LCD显示屏20.7万像素 |
2.5英寸液晶显示屏, 约11.5万像素 |
2.0英寸,约23.5万像素 |
上市时间 |
2006年03月 |
2006年05月 |
2006年08月 |
2006年09月 |
2006年09月 |
2006年09月 |
2006年09月 |
相当于35mm镜头尺寸 |
36mm-432mm |
36-432mm |
36-432mm |
28mm-300mm |
35-420mm |
38-380mm |
28mm-300mm |
镜头性能 |
f=6.0-72.0mm,IS光学影像稳定器,USM超声波马达 |
f=6-72mm,镜头结构:卡尔·蔡司镜头9组11片,其中非球面镜1片,ED镜片1片 |
f=6.0-72.0mm,全玻璃SCHNEIDER-KREUZNACH VARIOGON 镜头 |
f=6.2-66.7mm富士龙镜头 |
f=7.4-88.8mm,徕卡DC VARIO-ELMARIT,10组14片(3片非球面镜片,1片ED镜片) |
奥林巴斯镜头11片7组,2片非球面镜片 f=6.3-63mm |
富士龙镜头f=6.2-66.7mm |
对焦范围 |
50cm-无限远(广角),90cm-无限远(长焦) |
广角端50cm-∞,长焦端90cm-∞ |
50cm-无限远(W),190cm-无限远(T) |
40cm-无穷远(W);2m-无穷远(T) |
W:30cm-无穷远,T:200cm-无穷远 |
7cm-无限远(广角),120cm-无限远(长角) |
广角:约40cm至无穷远(快速拍摄模式:约2m至无穷远),望远:约2m至无穷远(快速拍摄模式:约4m至无穷远) |
光圈范围 |
F2.7-F8.0(广角),F3.5-F8.0(长焦) |
F2.8-F8.0(广角端);F3.7-F8.0(长焦端) |
F2.8-8.0(广角),F3.7–F8.0(远摄) |
F2.8-F4.9 |
F2.8-F3.7 |
F2.8-F3.7 |
F2.8-F4.9 |
快门类型 |
电子快门,机械快门 |
电子快门,机械快门 |
机械式电子快门 |
机械式电子快门 |
机械电子快门 |
机械式电子快门,B快门 |
机械式电子快门,B快门 |
快门速度 |
15-1/3200 秒 |
自动(1/4-1/2,000秒),程序自动(1-1/2,000秒),光圈优先(8-1/2,000秒),快门优先(30-1/1,000秒),手动(30-1/1,000秒) |
自动:1/2-/1000秒;快门优先:16秒-1/1000秒 |
30秒-1/4000秒 |
60秒-1/1200秒;星空模式:15/30/60秒;动态影像模式:1/30秒-1/6400秒 |
1/2秒–1/2000秒,夜景模式:最长4秒,B门15-1/1000秒 |
Auto/双重防抖/自然光/肖像/风景:1/4秒至1/4000秒;夜景:4秒至1/500秒,P/S/A:4秒至1/4000秒,M:30秒至1/4000(B门最长30秒) |
等效感光度 |
ISO80-800 |
ISO 80-1000 |
64-800 |
ISO 100-3200 |
100-3200 |
50-4000 |
ISO80-1600 |
曝光补偿 |
±2.0 EV 每级1/3可调 |
±2.0 EV,每级1/3EV可调 |
±2.0 EV,每级1/3EV可调 |
±2.0 EV 每级1/3EV可调 |
±2.0 EV 每级1/3EV可调 |
±2.0 EV,每级1/3EV可调 |
±2.0 EV 每级1/3EV可调 |
外接闪光灯 |
支持 |
不支持 |
支持 |
不支持 |
支持 |
不支持 |
支持 |
防抖功能 |
支持 |
支持 |
支持 |
不支持 |
支持 |
支持 |
不支持 |
场景模式 |
人像,风光,夜景,运动,辅助接片,短片,特殊场景(植物,雪景,焰火,夜景拍摄,室内,海滩,色彩强调,色彩交换) |
月夜/月夜人像/肖像/风景/海滩/高速快门/高感光 |
肖像、自拍、运动、聚会、风景、夜间肖像、夜间风景、雪景、海滩、文字/文档、花卉、夕阳、烛光、逆光、静音/博物馆、烟花和全景 |
标准:自动,双重防抖,场景定位,微距(特写),电影,连拍;SP:自然光,自然光+闪光,肖像,风景,运动,夜景,烟火,日落,雪景,海滩,博物馆,聚会,花卉特写,文字 |
肖像,柔肤,风景,运动,夜间肖像,夜景,徒手平移,食物,派对,烛光,烟火,星空,宝宝1/宝宝2,雪景,高感光度 |
肖像、风景、纪念摄影、夜景、夜景&人物、运动、室内、烛光、自拍、自然、夕阳、烟火、美术馆、菜肴、陈列窗、文件、拍卖、拍摄&选择1、拍摄&选择2、海滩、雪景 |
双重防抖,自然光,肖像,风景,夜景 |
测光方式 |
评价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点测光(中央点,自动对焦框) |
多重测光/中央偏重定点测光/定点测光 |
多点模式、中央重点、中心点和可选区域(25 个区域) |
256区TTL测光(多重测光/点测光/平均测光) |
多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点测光 |
数码ESP测光、点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 |
256区TTL测光(多重测光,点测光,平均测光) |
存储介质 |
SD卡、MMC卡 |
Memory Stick Duo,Memory Stick PRO Duo |
SD/MMC卡 |
xD卡 |
SD卡、MMC卡、SDHC卡 |
xD卡 |
xD卡,CF卡 |
随机存储卡容量(MB) |
16 |
30 |
32M内存 |
内存(约10MB) |
32MB |
21M 内置记忆体 |
16 |
电池类型 |
4节AA型碱性电池,可选配:镍氢电池 |
2节AA镍氢可充电电池 |
柯达数码相机锂充电电池 KLIC-5001 或 KLIC-5000 |
4节5号碱性电池;选购:4节5号镍氢(Ni-MH)电池 |
7.2V 710mAh锂电池 |
4节镍氢充电电池 |
4节5号碱性电池;选购:4节5号镍氢(Ni-MH)电池 |
电源使用时间 |
约拍摄110张照片 |
约340张 /170分钟 |
约拍摄210-290张 |
LCD屏打开:约250幅;EVF打开:约270幅 |
约拍摄360幅图像 |
可拍摄500多张 |
使用XD卡约拍摄120幅图像,使用Microdrive卡,约拍摄70幅图像 |
颜色 |
黑色 |
银色、黑色 |
黑色 |
黑色 |
黑色,银色 |
银色 |
黑色 |
重量(g) |
410 |
406 |
403 |
570 |
668 |
325 |
650 |
长度(mm) |
113.4 |
113.2 |
108 |
130.7 |
131.2 |
105.5 |
128 |
宽度(mm) |
78 |
94 |
72 |
97.2 |
85.5 |
74.5 |
93 |
高度(mm) |
75.5 |
83 |
84.2 |
119.5 |
142 |
70 |
129 |
·最终测试结果
便携组
从所有的测试结果来看,目前网友关注度最高的数码相机佳能A710 IS终于众望所归,以自己出色的性能和配置,拿到了便携组综合成绩的第一名,同时佳能A710 IS的IS光学防抖及丰富的手动功能,也是我们所希望得到的。
理光R5的亮点也是很多的,尤其是28毫米的广角,使得R5具有了很大的拍摄空间;而且理光R5在分辨率测试中,所得到的成绩也是非常不错的。
柯达V610绝对也算是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机器,仅凭借双镜头的拍摄概念,就让它出尽风头,双镜头的好处就在于能吧体积做到很小,所以柯达V610也获得了全球最小的十倍光变的相机称号。
松下TZ1其实也是值得一说的,为了成为全球最小的具有光学防抖功能的相机,松下甚至不惜把600万像素的CCD当作500万的用,为的就是体积的减小;其实这样的好处很明显,我们可以获得比500万像素更高的画质。
尼康S10也是一款靠外型打拼的机器,抛去比较糟糕的分辨率测试成绩不说,S10的外型还是非常利于我们拍摄的,尤其是近年来大家比较喜欢的自拍。S10或是下一代S系列长焦相机所面临的问题就是体积和画质的平衡。

众选手
专业组
毫无疑问,一代消费机王S9500的升级版富士S9600凭借着自身近乎“彪悍”的配置和性能,打败了其强劲的竞争对手FZ50。无论是在分辨率测试,还是到速度测试,S9600都以傲人的姿态远超同组选手。

“优秀产品奖”——松下FZ50
松下FZ50除了在画质上和S9600相比有所差距外,其机身出色的设计和做工、良好的手感和便利的操作,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最佳性能不是松下FZ50,但是我们还是要颁发“优秀产品奖”给这台千万像素的机王。

“优秀产品奖”——索尼H5
索尼H5也算的上是索尼公司近年来做的比较成功的一款长焦数码相机了,其率先引入的3英寸显示屏,实实在在的给拍摄者带来的很多的便利,无论是在拍摄微距、还是与别人分享照片的时候,都可以最大化的体现。而良好的握感和非常容易上手的拍摄方式,也是我们所称道的。所以我们也授予索尼H5“优秀产品奖”的称号。
柯达P712在目前看来也是柯达公司顶级的消费级长焦数码相机了,一直比较低调的P712其实卖点还是非常多的——比如出色的IS光学防抖功能、不俗的显示效果及凸显专业的RAW格式文件拍摄及闪光灯热靴接口等,也都证明P712的实力。
平时看上去已经很不错的佳能S3 IS,在这个竞技场里和众旗舰机型相比,未免有点黯然失色,但在同级别的600万像素长焦相机里,也暂时没有人能够超越它。
奥林巴斯SP-510率先在消费级数码相机里引入“ISO 4000”的机型,虽然这个在300万像素下才能实现的功能的实际意义不是特别的大,但好歹也是能在非常极端的条件下应急一下了,当然,其前提是要能正确的合焦。
富士S6500因为同门大哥S9600的存在,未免有点“孤单”。虽然和S9600使用同样规格的手动变焦镜头,但只怪本身定位稍低,其任务还是和众多中端长焦去比拼——相比别的机型,配置丰富及成像相对较好的S6500还是非常具有竞争力的。
·编辑选择机型
编辑选择奖
便携组:佳能A710 IS
专业组:富士S9600
在经过ZOL总编及数码影像产品线的编辑的综合衡量后,我们结合本次参选产品的画质表现、功能特性、操作性能和价格因素之后,便携组的佳能A710 IS和专业组的富士S9600从12款机型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本次的横评的最高奖项——“编辑选择奖”。

便携组“编辑选择奖”——佳能A710 IS
网友关注度极高的佳能A710 IS,在前代产品A700的基础上增加的IS光学防抖特性,使它的易用性大大提高;而佳能A系列一贯的丰富的功能及全手动的曝光,也使得佳能A710 IS在功能配置具有很高的竞争力。至于画质,在便携组里是没有谁可以超越它。最后结合其目前仅2300元的售价,也让佳能A710 IS当之无愧的成为便携组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专业组“编辑选择奖”——富士S9600
而富士公司2006年的旗舰级产品S9600,因其画质表现出众,尤其是高ISO下画面表现优势明显。专业化的设计理念使S9600具备出色的操控性能;28-300mm的焦段兼顾广角和长焦,充分诠释了“一机走天下”的定义。在高端组中,松下的Lumix DMC-FZ50在性能上同样毫不逊色,而且具备光学防抖功能,但超过5000元的价格有些偏高,性价比方面逊于S9600。之所以富士S9X00能够如此成功,只要是归结于突破创新的超级CCD和堪称黄金焦段的手动变焦镜头。而闪光灯热靴、同步引闪接口、RAW拍摄的支持及CF、XD双卡插槽的设计,更是凸显出S9600在消费级相机里的专业地位。
nt_Article_Main>
专业组高ISO对比
在综合比较和专业组各款相机的最高ISO数值后,我们决定比拼一下与便携组相同的ISO 800。
我们在室内静物台进行各档的ISO测试。测试中,我们会严格按照统一的光源条件、拍摄焦距、最精细JPG格式等进行测试,以保证不同产品样张之间的可比性。

索尼H5(点击放大)

奥林巴斯SP-510(点击放大)

佳能S3 IS(点击放大)

松下FZ50(点击放大)

富士S9600(点击放大)

富士S6500(点击放大)

柯达P712(点击放大)
从上面的拍摄结果可以看到,奥林巴斯SP-510的画面相比较而言是噪点和杂讯比较多的。而富士S6500的画面洁净程度明显要好于比自己高一档次的S9600。千万像素的松下FZ50,虽然有着分辨率大的优势,但无奈由于机身降噪似乎有点超水平发挥,整个画面的细节已经基本不能被大家所接受。而佳能S3 IS和柯达P712,在ISO800下的效果有点出人意料的优秀。
·专业组速度测试
在速度测试上,无论采用哪种测试方式,都会有误差存在,所以下面的数值仅供参考。专业组相机测试写卡速度,除索尼H5、奥林巴斯SP-510、富士S9600、S6500是采用原厂的专用存储卡外,统一使用威刚牌512MB SD存储卡。
索尼H5
变焦、对焦速度——开机时间:约0.7秒;变焦时间:约1秒;广角端室外对焦时间:约0.6秒;长焦端室外对焦时间:约1秒。
写卡速度——拍摄间隔:约0.8秒;单张读取速度:约0.8秒。
奥林巴斯SP-510
变焦、对焦速度——开机时间:约1秒;变焦时间:约2秒;广角端室外对焦时间:约0.9秒;长焦端室外对焦时间:约1.5秒。
写卡速度——拍摄间隔:约1秒;单张读取速度:约1秒。
佳能S3 IS
变焦、对焦速度——开机时间:约0.8秒;变焦时间:约1秒;广角端室外对焦时间:约0.7秒;长焦端室外对焦时间:约1秒。
写卡速度——拍摄间隔:约1秒;单张读取速度:约0.5秒。
松下FZ50
变焦、对焦速度——开机时间:约1秒;变焦时间:由于FZ50是手动变焦,无法量化,但我们最快手动变焦记录是约0.5秒;广角端室外对焦时间:约0.9秒;长焦端室外对焦时间:约1秒。
写卡速度——拍摄间隔:约1秒;单张读取速度:约0.7秒。
富士S9600
变焦、对焦速度——开机时间:约0.8秒;变焦时间:由于S9600是手动变焦,无法量化,但我们最快手动变焦记录是约0.2秒;广角端室外对焦时间:约0.5秒;长焦端室外对焦时间:约0.8秒。
写卡速度——拍摄间隔:约0.9秒;单张读取速度:约0.5秒。
富士S6500
变焦、对焦速度——开机时间:约1秒;变焦时间:由于S6500是手动变焦,无法量化,但我们最快手动变焦记录是约0.2秒;广角端室外对焦时间:约0.8秒;长焦端室外对焦时间:约1秒。
写卡速度——拍摄间隔:约1秒;单张读取速度:约0.8秒。
柯达P712
变焦、对焦速度——开机时间:约1.2秒;变焦时间:约2秒;广角端室外对焦时间:约1秒;长焦端室外对焦时间:约1.5秒。
写卡速度——拍摄间隔:约1秒;单张读取速度:约1秒。
·专业组体积重量
专业组体积重量
虽然专业组的相机在外型都属于“傻大黑粗”的,但起码的重量和体积还是要了解的。

各机型重量对比(不包含电池及存储卡)
很显然,专业组的成员会随着定位的上升而变得“身宽体胖”,尤其是三款采用手动变焦镜头系统的松下FZ50、富士S9600和富士S6500,它们三台机器的平均体重都达到了600克以上。
下面来看看机身体积,虽然各个机型由于设计的不同,机身长宽高没有可比性,但我们还是想到了“把持感”。下面的一组手持相机的照片或许可以很好的说明把持感。

索尼H5
索尼H5的外型尺寸为:113.2x83x94mm。

奥林巴斯SP-510
奥林巴斯SP-510的外型尺寸为:105.5x74.5x70mm。

佳能S3 IS
佳能S3 IS的外型尺寸为:113.4x78x75.5mm。

松下FZ50
松下FZ50的外型尺寸为:141x86x142mm。

富士S9600
富士S9600的外型尺寸为:128x93x129mm。

富士S6500
富士S6500的外型尺寸为:131x98x128mm。

柯达P712
柯达P712的外型尺寸为:108x84.2x72mm。
·专业组产品参数对比
产品名称 |
佳能S3 IS |
索尼H5 |
柯达P712 |
富士S6500 |
松下FZ50 |
奥林巴斯SP-510 |
富士S9600 |
感光器件 |
CCD |
CCD |
CCD |
Super CCD HR |
CCD |
CCD |
Super CCD HR |
感光器件尺寸 |
1/2.5英寸 |
1/2.5英寸 |
1/2.5英寸 |
1/1.7英寸 |
1/1.8英寸 |
1/2.5英寸 |
1/1.6英寸 |
最大像素数(万个) |
620 |
741 |
740 |
|
1037 |
740 |
924 |
有效像素数(万个) |
600 |
720 |
710 |
630 |
1010 |
710 |
903 |
最高分辨率(像素) |
2816×2112 |
3072×2304 |
3072×2304 |
2848×2136 |
3648×2736 |
3072×2302 |
3488×2616 |
光学变焦倍数 |
12 |
12 |
12 |
10.7 |
12 |
10 |
10.7 |
显示屏尺寸(英寸) |
2.0 |
3.0 |
2.5 |
2.5 |
2.0 |
2.5 |
2.0 |
显示屏类型 |
2.0"可旋转彩色液晶显示屏,约11.5万像素 |
3.0英寸,23万像素 |
2.5 英寸,23.7万像素 |
2.5英寸,约23.5万像素 |
可旋转2.0英寸多晶硅TFT LCD显示屏20.7万像素 |
2.5英寸液晶显示屏, 约11.5万像素 |
2.0英寸,约23.5万像素 |
上市时间 |
2006年03月 |
2006年05月 |
2006年08月 |
2006年09月 |
2006年09月 |
2006年09月 |
2006年09月 |
相当于35mm镜头尺寸 |
36mm-432mm |
36-432mm |
36-432mm |
28mm-300mm |
35-420mm |
38-380mm |
28mm-300mm |
镜头性能 |
f=6.0-72.0mm,IS光学影像稳定器,USM超声波马达 |
f=6-72mm,镜头结构:卡尔·蔡司镜头9组11片,其中非球面镜1片,ED镜片1片 |
f=6.0-72.0mm,全玻璃SCHNEIDER-KREUZNACH VARIOGON 镜头 |
f=6.2-66.7mm富士龙镜头 |
f=7.4-88.8mm,徕卡DC VARIO-ELMARIT,10组14片(3片非球面镜片,1片ED镜片) |
奥林巴斯镜头11片7组,2片非球面镜片 f=6.3-63mm |
富士龙镜头f=6.2-66.7mm |
对焦范围 |
50cm-无限远(广角),90cm-无限远(长焦) |
广角端50cm-∞,长焦端90cm-∞ |
50cm-无限远(W),190cm-无限远(T) |
40cm-无穷远(W);2m-无穷远(T) |
W:30cm-无穷远,T:200cm-无穷远 |
7cm-无限远(广角),120cm-无限远(长角) |
广角:约40cm至无穷远(快速拍摄模式:约2m至无穷远),望远:约2m至无穷远(快速拍摄模式:约4m至无穷远) |
光圈范围 |
F2.7-F8.0(广角),F3.5-F8.0(长焦) |
F2.8-F8.0(广角端);F3.7-F8.0(长焦端) |
F2.8-8.0(广角),F3.7–F8.0(远摄) |
F2.8-F4.9 |
F2.8-F3.7 |
F2.8-F3.7 |
F2.8-F4.9 |
快门类型 |
电子快门,机械快门 |
电子快门,机械快门 |
机械式电子快门 |
机械式电子快门 |
机械电子快门 |
机械式电子快门,B快门 |
机械式电子快门,B快门 |
快门速度 |
15-1/3200 秒 |
自动(1/4-1/2,000秒),程序自动(1-1/2,000秒),光圈优先(8-1/2,000秒),快门优先(30-1/1,000秒),手动(30-1/1,000秒) |
自动:1/2-/1000秒;快门优先:16秒-1/1000秒 |
30秒-1/4000秒 |
60秒-1/1200秒;星空模式:15/30/60秒;动态影像模式:1/30秒-1/6400秒 |
1/2秒–1/2000秒,夜景模式:最长4秒,B门15-1/1000秒 |
Auto/双重防抖/自然光/肖像/风景:1/4秒至1/4000秒;夜景:4秒至1/500秒,P/S/A:4秒至1/4000秒,M:30秒至1/4000(B门最长30秒) |
等效感光度 |
ISO80-800 |
ISO 80-1000 |
64-800 |
ISO 100-3200 |
100-3200 |
50-4000 |
ISO80-1600 |
曝光补偿 |
±2.0 EV 每级1/3可调 |
±2.0 EV,每级1/3EV可调 |
±2.0 EV,每级1/3EV可调 |
±2.0 EV 每级1/3EV可调 |
±2.0 EV 每级1/3EV可调 |
±2.0 EV,每级1/3EV可调 |
±2.0 EV 每级1/3EV可调 |
外接闪光灯 |
支持 |
不支持 |
支持 |
不支持 |
支持 |
不支持 |
支持 |
防抖功能 |
支持 |
支持 |
支持 |
不支持 |
支持 |
支持 |
不支持 |
场景模式 |
人像,风光,夜景,运动,辅助接片,短片,特殊场景(植物,雪景,焰火,夜景拍摄,室内,海滩,色彩强调,色彩交换) |
月夜/月夜人像/肖像/风景/海滩/高速快门/高感光 |
肖像、自拍、运动、聚会、风景、夜间肖像、夜间风景、雪景、海滩、文字/文档、花卉、夕阳、烛光、逆光、静音/博物馆、烟花和全景 |
标准:自动,双重防抖,场景定位,微距(特写),电影,连拍;SP:自然光,自然光+闪光,肖像,风景,运动,夜景,烟火,日落,雪景,海滩,博物馆,聚会,花卉特写,文字 |
肖像,柔肤,风景,运动,夜间肖像,夜景,徒手平移,食物,派对,烛光,烟火,星空,宝宝1/宝宝2,雪景,高感光度 |
肖像、风景、纪念摄影、夜景、夜景&人物、运动、室内、烛光、自拍、自然、夕阳、烟火、美术馆、菜肴、陈列窗、文件、拍卖、拍摄&选择1、拍摄&选择2、海滩、雪景 |
双重防抖,自然光,肖像,风景,夜景 |
测光方式 |
评价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点测光(中央点,自动对焦框) |
多重测光/中央偏重定点测光/定点测光 |
多点模式、中央重点、中心点和可选区域(25 个区域) |
256区TTL测光(多重测光/点测光/平均测光) |
多点测光,中央重点测光,点测光 |
数码ESP测光、点测光、中央重点平均测光 |
256区TTL测光(多重测光,点测光,平均测光) |
存储介质 |
SD卡、MMC卡 |
Memory Stick Duo,Memory Stick PRO Duo |
SD/MMC卡 |
xD卡 |
SD卡、MMC卡、SDHC卡 |
xD卡 |
xD卡,CF卡 |
随机存储卡容量(MB) |
16 |
30 |
32M内存 |
内存(约10MB) |
32MB |
21M 内置记忆体 |
16 |
电池类型 |
4节AA型碱性电池,可选配:镍氢电池 |
2节AA镍氢可充电电池 |
柯达数码相机锂充电电池 KLIC-5001 或 KLIC-5000 |
4节5号碱性电池;选购:4节5号镍氢(Ni-MH)电池 |
7.2V 710mAh锂电池 |
4节镍氢充电电池 |
4节5号碱性电池;选购:4节5号镍氢(Ni-MH)电池 |
电源使用时间 |
约拍摄110张照片 |
约340张 /170分钟 |
约拍摄210-290张 |
LCD屏打开:约250幅;EVF打开:约270幅 |
约拍摄360幅图像 |
可拍摄500多张 |
使用XD卡约拍摄120幅图像,使用Microdrive卡,约拍摄70幅图像 |
颜色 |
黑色 |
银色、黑色 |
黑色 |
黑色 |
黑色,银色 |
银色 |
黑色 |
重量(g) |
410 |
406 |
403 |
570 |
668 |
325 |
650 |
长度(mm) |
113.4 |
113.2 |
108 |
130.7 |
131.2 |
105.5 |
128 |
宽度(mm) |
78 |
94 |
72 |
97.2 |
85.5 |
74.5 |
93 |
高度(mm) |
75.5 |
83 |
84.2 |
119.5 |
142 |
70 |
1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