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界面
BlackBerry 10是一款以手势交互为核心的操作系统,在没有使用教程的情况下,部分功能的上手还是有一定的难度,当然更多的还是一些一用就懂的手势。这也就是说BlackBerry 10并不是一款直观的操作系统,但是使用起来却非常的带感。

由于机身并未配备物理导航按键,操作系统也未提供虚拟导航按键,因此主要的交互方式非手势操作莫属,其中两个手势尤为关键:从底部向上滑动可以从任何界面返回主屏幕、向上滑动并且按住平移至屏幕右侧进入归档用户邮件、短信等众多内容的通知中心BlackBerry Hub。这个手势的重要性就像“M”这个字母在很多场合代指麦当劳一样。
BlackBerry 10可以被看成只有4个核心区域:主屏幕、应用程序界面、BlackBerry Hub和应用程序列表。其中主屏幕上存在一个专门显示当前运行的应用程序页,最多可同时显示8款应用的页卡。每个页卡不仅充当了应用程序的图标,同时兼具Widget的特性,能够实时的显示应用程序当前的信息。在该界面向左滑动,可以进入到常规的应用程序和文件夹列表,而向右滑动则是进入BlackBerry Hub。
BlackBerry 10的UI和Android以及iOS比较类似,更多的时候可以看成是两款操作系统的混合体。一方面用户可以在主屏幕上放置Widget,但却严格限制运行的应用程序数量。另一方面,应用程序列表和iOS确实没有明显的差异,都允许左右滑动,或者将应用程序图标归类到文件夹当中,系统将会自动重新排列其余的图标。
虽然主屏幕的概念非常有趣,但是相比Android而言,这种设计并不属于非常出色的解决方案。即便可以让应用程序不运行时充当Widget的角色,但是用户并不清楚哪款应用目前已经是Widget状态,也无法决定某一个Widget是否可见。实际上,用户无权控制多任务的状态,不能自行决定关闭进程。应用的排序是根据用户最近打开的记录而建立,一旦用户运行的应用达到9个,那么最开始打开的第一个就会被自动关闭。
这种方式会对用户造成一种不可预知的感觉——不确信一款应用是否会保持打开状态,也不知道这些应用的具体的顺序。甚至用户还无法统一出一个查看信息的解决方案。比如在iOS中,如果要查看天气,只需要进入通知中心,而在BlackBerry 10中,则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达到这一目的。

BlackBerry Hub也存在相同的问题,即便是这种概念很有噱头。统一的收件箱可以当做是BlackBerry Hub最贴切的描述,尤其是囊括了手机上所有种类的消息,包括多个邮箱、BBM、SMS、MMS、Twitter、FaceBook、电话、系统通知等等,俨然一副大杂烩的状况。所有的通知消息可以在统一的主Hub中查看,也可以在对应的目录中查看。
从基础功能上来讲,这是一种非常富有创新的内容归类方式,BlackBerry Hub已经不单纯再是一个通知中心的概念,而可以当作一个相同类型信息的归类集合。分组展示信息,能够让用户的思路更加清晰,目的更加明确。
悲催的是操作系统对很多命令并不响应,比如,用户只有在瞥见所有的列表之后才能查看到通知消息的种类。总的来说,这种设计理念略显多余。
相比iOS和Android处理通知的方式,BlackBerry 10在某些方面相对更加混乱。相比较而言我更希望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通知系统,仅仅只是抽象的显示信息,这可以让我自由的决定是否查看内容的本身。
统一的收件箱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创新,但是将收件箱和通知系统提到相同的水平很容易让原本简单的任务处理变得更加复杂,尽管这并不意味着BlackBerry Hub不好用——实际上非常的好用,但这却并不是处理即时通知的最有效办法。尤其是在进行任务处理时会给人凌乱的感觉,似乎抢占了很多操作系统其他部分UI的功能。和前面提到的一样,有时候“返回”按钮并不存在,非常影响实际的操控体验。为什么不能一直存在呢?这给人的感觉是BlackBerry很想使用Android的理念,但为了不让人看出来所以才生硬的做出的改动。更古怪的是,一些应用虽然没有“返回”按钮,但却引入了其他的导航元素。Facebook应用和USA Today应用使用了一款和Android应用Holo相类似的Guideline功能,因此用户不需要返回按键,只需要点击或者滑动抽屉图标即可。另外,一些原生应用比如Remember同时囊括了返回按键和抽屉按钮。
还有一项会令人困惑的功能在于,当用户在应用内从上向下滑动屏幕时,会打开应用设置页面,而退出应用从上往下滑动时,打开的又是操作系统的设置选项卡,就好像Android的通知窗口一样。不同的是,BB10应用中只能设置应用的功能。
当然,如果这些问题不存在,BlackBerry的UI依旧高效,即便是很多地方会让人困惑,只要上手之后,都可以对全新的操作系统应对自如。甚至不排除让人喜欢上这种全新的交互方式。实际上,我认为BlackBerry上下滑动返回主屏幕的概念就应该保持自身的特色,并不是所有的操作系统都应当配备HOME按键。尽管BlackBerry在通知的处理方面可能不及其它操作系统,但是以手势为核心的设计理念,值得称赞。

BlackBerry在UI方面找到了新的突破口,但是依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RIM在差异性思维方面找到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而这种不同也并不单纯是为了不同而刻意作出的不同,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差异。
除了总体的功能外,我觉得BlackBerry的设计偏平淡,无论是字体的选择、布局还是图标设计都没有让人产生眼前一亮的感觉。实际上,一些图标的设计表现的还非常业余,甚至让人想起了老旧的Windows XP。另外,还有一些图标甚至就像直接从其他操作系统扒过来一样。与此同时,图标之间的间距控制的也不是很出色,使得文本就好像堆叠在一起。
即便如此,也不是说图标设计方面BlackBerry 10一无是处。Z10的时钟设计就非常的好看,指南针应用图标设计同样非常生动。毫无疑问RIM拥有优秀的设计师,但是加拿大人还是需要在美化工作方面多下功夫,即便BlackBerry 10并不以设计为先。
还有一个需要给予褒奖的地方则是BlackBerry 10的键盘,过去的BlackBerry Storm触控手机的虚拟键盘体验做不是太好,好在现在体验有了大幅度的改善,显然黑莓在物理键盘上的天赋得以在全新的触控操作系统上得到了重现。
在这方面,BlackBerry 10表现的尤为令人满意,如果拿到手机,你会发现全新的虚拟键盘的性能在很多方面已经远远将竞争对手甩在身后,尤其是单词的联想能力。而机身尺寸的控制也让单手操控变得尤为方便。虽然这不能称之为完美,但是能将虚拟键盘的输入体验作到如此出众,可见RIM在这些基础功能方面的用心良苦。
原生应用

如上面所说的一样,用户所有的信息都被归集到了统一的收件箱,一些功能非常的好用,但是也存在使用不便的地方。对于新手来说,BlackBerry 10的邮件体验非常完美,即便在简洁和直观乃至功能整合方面不如其他操作系统,但是功能的实用性和任务处理的速度不可小觑。如果非要从鸡蛋里挑骨头,那么奇怪的HTML格式也会影响到邮件内容的阅读,消息管理的水准同样有待提高——用户需要长按单条信息,才会出现上下文菜单,然后才能进行多选,最后才能与其他信息合并。如果邮件超级多,那么这显然也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BlackBerry Hub集成Twitter、Facebook之类的社交网络,不过RIM犯了一个和微软相同的错误:将Twitter消息视同邮件。用户可以看见一大串@信息,但是如果需要全部阅读,则需要单个依次点击。即便是RIM用户不爱Twitter,但是作为一款实时通讯工具,夹带邮件的思路并不是一件理智的事情。
浏览器
BlackBerry 10内置的浏览器可以说是一款名副其实的现代浏览器,使用起来非常的方便、快捷,加载基于Webkit内核的应用程序的网页不存在任何问题,而这也得益于iPhone和Android手机的普及所引发的移动版网页适配率的提升。有意思的是,BlackBerry 10浏览器内置了Flash功能,虽然已经不再是移动浏览器的潮流,但对于偏爱Flash的用户,依然具备杀伤力。相比之前BlackBerry 7浏览器,新版浏览器性能同样取得长足进步。
地图
BlackBerry 10原生预装Bing地图,提供标准的地图信息,也支持Turn-by-Turn导航。不过整体依旧达不到谷歌地图的水准,用户体验也比谷歌地图差一大截,甚至可以用不可忍受来形容。当搜索商业信息时,很难通过原生地图搜到满意的结果,而当搜索家边上的餐馆时,地图却标示出了遥远的新泽西的同一家参观。
Turn-by-Turn导航表现良好,唯独缺了一个全景模式。总的来说,BlackBerry 10操作系统当前的地图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如果谷歌能够推出BlackBerry版本地图,那么对用户而言无疑是福音。
提醒
RIM在BlackBerry 10上做出了很多正确的决定,这其中就包括在原生应用中对第三方服务提供系统及整合的待遇。比如手机文件管理器对Dropbox的整合,以及提醒功能中对其他一些提醒或者to do类应用的整合。
提醒功能具备同步Evernote笔记的能力,允许用户快速访问、创建笔记。该功能的绝大部分都极富创造力,但是不支持内联图像等功能也颇令人遗憾。另外,该功能并不支持浏览Evernote笔记,用户只可能知道自己在编辑什么,却不知道已经编辑了什么。
摄像头
BlackBerry 10的相机UI设计同样是这款操作系统差异化做的比较成功的部分,虽然并非是市面上最直观的代表,但是其提供的一些新颖的调整却是其他手机厂商的相机所不具备的特点。相机UI中最具特色的功能无外乎TimeShift模式,该功能类似于一个连拍模式,允许用户拍摄大量的图像,然后挑选出最满意的照片。另外,相机的人脸侦测允许用户圈出特殊的表情,并将其合成至最终的相片之上。这种创意的拍摄模式能够拍摄出比一般的手机相机效果更出众的样张,但在实用性方面和iPhone以及其他Android手机的区别并不太明显。当然,对于一些喜欢尝鲜的用户来说,该功能依旧是一个亮点。
STORY MAKER
Story Maker应用和iMovie非常类似,用户可以创建,并编辑拍摄的视频内容,为短片加入音乐库中的音乐或者一些炫酷的特效。在这方面没有太多可说的,毫无疑问这是一款非常有趣、有用的功能。
第三方应用和生态系统
RIM在发布会上介绍BlackBerry 10上市将会有70000款应用,但毫不客气地说实际上69000款应用都表现得非常平庸。
这并不是故意找茬,相比如此庞大的应用数目,也许25000款就够了,至少粗制滥造的现象不会像现在这样普遍。很多BlackBerry World中的应用不过是PlayBook应用的变型,或者干脆就是一些奇怪的PlayBook应用,剩下的都是一些半完工状态的应用。当然这也不是说BlackBerry World没有经典产品,只是应用生态的建立过于浮躁。
而更奇怪的是,在这70000款应用当中,还夹杂众多Android应用,因为Android开发者可以向BlackBerry World提交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看起来和原生的BB10应用没区别,但实际上区别太大了。
我测试过一款Android应用程序,运行结果却发现体验极其糟糕。实际上,BB10仅仅只是模拟了一套Android 2.3系统,这种做法对于BlackBerry 10而言显然不太明智。如果RIM要放弃,趁早放弃。这并不是增加应用的捷径,而是打消用户热情的捷径。
值得称赞的是,BlackBerry找到了一条为用户提供在线数字内容的妙招,这和苹果的iTunes以及谷歌的Google Play非常类似,不过初期的内容建设依旧存在很大的压力。与此同时,用户需要看电影或者听音乐,必须事先将这些内容下载到本地,但好像现在这么做的用户并不太多。
总结

BlackBerry Z10是一款出色的智能手机,老实说,这次RIM拿出的成果超出了我的预期,尤其是做到了主流智能手机该做到的工作。但是却并没有将所有的事情都处理的尽善尽美,虽然做的事情并不少。
Z10的问题在于,RIM并不需要让每一件事情都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即便是在信息的处理或者相机UI方面的设计还存在争议,但没有人会在BB10的杀手级产品或者功能方面的不足存在争议。虽然提供了一些其他手机同样能够提供,并且是用户所需要的功能,但这并不是关键,关键在于Z10并没有做到竞争对手所不能做到的事情。或者说,并未将那些竞争对手无法做到的事情做完美。毫无疑问,Z10是一款做工精良,具有价格竞争力,并且由RIM长期酝酿打造的一款全新智能手机,但类似这种产品并不是RIM一家独大,目前已经有很多竞争对手推出了众多相类似的优秀产品,甚至一些在几年前就已经问世,这些产品大多数已经成熟,而智能手机行业暂时也不需要救世主。
如果你爱RIM和BlackBerry品牌,并且非常想支持这家处在风雨飘摇中的厂商,Z10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市面上能够替代的产品也不在少数。而且也没有什么强有力的原因可以用来说服用户选择黑莓而放弃其他产品。那么为什么用户偏偏要选中Z10,又有什么理由等到现在呢?如果RIM有一天能够回答这个问题,就说明翻身有望。
上一页 [1]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