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
SONY的产品一向都有着独立的设计风格,不过SONY U50系列与iPodnano三代的设计元素有些类似,由于SONY发布要早于iPodnano三代不少,所以只能说这是英雄所见略同了,同样是采用了宽阔薄身设计。

当然,SONY并不是一个盲目照搬的厂家,更多独立的外观元素设计使得SONY U53更有个性。SONY U53采用了工程塑料作为机身材料,正反二面都使用了一层有机玻璃覆盖,光面处理,和NANO1代的处理比较接近,但明显SONY U53的机身更耐磨,即使一般的物理磨擦也不容易在上面留下痕迹。虽然光面处理同样容易留下指纹,但由于这次的评测样机使用了深黑的配色,SONY U53对于指纹并不敏感。

SONY U53的最薄之处只有6.8毫米,机身的平均厚度并不算厚,但是由于加入了一个扬声器,因此,在最厚部分,SONY U53达到了18毫米,扬声器的加入可以使到SONY U53有着更为全能的表现,相信这一点牺牲是完全值得的,屏幕和按键各占了正面面版的一半面积。

由于横向设计,因此,U53的屏幕看上去好象要比一般的屏幕要宽一些,实际上,他依然是一个4:3比例的屏幕。机器的背面有一个设计得非常巧妙的凹槽,我们使用一个一块钱的硬币就可以把SONY U53支撑在桌子上面,看来,这并不是一个偶然的设计,而是SONY有意为之的。

对于SONY的做工,我们似乎并不需要太多的怀疑什么,SONY U53的做工非常优秀,结合紧密,体现出SONY一向的细腻作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