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责任推测 关于D3的CMOS传感器,
尼康图像部门副主席后藤的谈话隐约透露出一些消息,原话是:“;「D2X」のCMOSと「D2H」の「LBCAST」のいいところを取ったのが「D3」に結実。D3用135フォーマット。自社の新開発CMOSセンサー。D3の画素サイズは8.45ミクロン。より高いS/Nと高速性を実現。ISO6400でも十分な画質性能を実現。”
大概意思是“我们吸取了D2X的CMOS和D2H的LBCAST的优点,才取得了D3的成功果实。D3的传感器是135画幅、乃是我公司自行开发的CMOS传感器”。这段话重点在哪里?“自行开发”?不对,重点是LBCAST,考虑到大多数人对此了解不多,那我们还是先说说什么是LBCAST吧。
LbCAST采用XY寻址和双线并行读取,速度很快,在D200上我们还能看到部分LBCAST的影子 LBCAST实际上是Lateral Buried Charge Accumulator and Sensing Transistor array Junction Field Effect Transistor的缩写(好长一串名字),要说清楚它的工作原理恐怕篇幅足够写成毕业论文了,所以小编就长话短说。众所周知CCD的优点是对光线敏感,画质优秀,但缺点是长时间曝光噪音水平太高,而CMOS则具备宽容度高和高ISO画质表现优异等等优点,缺点是读取速度慢,尼康开发的这个LBCAST则刚好弥补了这两者的缺点,结构简单宽容度高,噪音低,最重要的是读取速度非常块,装备了LBCAST的D2X的用户到现在都津津乐道于D2X优异的画质和高速连拍能力。
Lbcast之爹,矶贝忠男(左)与铃木智 我们再转头看看D3的特色:高达ISO 25600的可用感光度,高ISO下优良的画质表现,9张每秒的连拍速度(这可是在1200*2 万像素下达到的呢)DX画幅更能达到11张每秒,这些东西综合起来就是这样的:低噪音,高感光度,高读取速度,考虑到尼康在CMOS的研发上面的历史并不如
佳能那么深厚,而产品性能却超越了佳能全幅CMOS(要知道D3这块实际像素数是2400万呢,佳能大马三是2200万,但只能做到5张连拍),那么D3所用的传感器到底是何方神圣也就呼之欲出了,答案就在嘴边,跟我一起念 :“LBCAST!!”。
不过,小编心中还有个小小的疑问,当年D2X的LBCAST只做到了400万像素,据说是因为
尼康在量产大面积芯片上面遇到了技术瓶颈,那么当年到底遇到的是什么问题呢?D3的出现是不是说明已经解决了把LBCASR做大和良品率提高的问题呢,一切都还需要进一步的信息来证实了。
D2X和搭载的400万像素Lbcast 还有一个有趣的事情,D3在仙台工厂生产,月产量3000台,这点产量只占尼康专门生产单位数编号专业机的仙台工厂产能的极小一部分,对此尼康宣称“为了保证
相机质量,我们采用了每天8小时工作制”,这种台面上的话显然是粉饰太平的,现在D3热卖,如果月产3000台,到年底的产量加起来恐怕还满足不了预定的数目,更遑论投放到零售市场了,古人云有钱不赚大笨蛋,D3产量如此低下只能说明尼康在提升产能上遇到了困难,小编个人猜测,困难应该还是来自于配用的全幅CMOS传感器的良品率没能达到一个合理的水平。
佳能刚开始做EOS 1Ds的时候碰到过相同的困难,佳能的光刻机最大只能曝光APS幅面的,做全幅的时候需要曝光三次,这么复杂的工艺导致CMOS良品率很低,连累EOS 1Ds成本居高不下,甚至有消息称佳能开价68000块一台实际上还是亏着在卖……。之前
索尼扩建熊本工厂的时候也有消息称尼康开发出了可以一次性曝光全幅的光刻机,具体消息如何,依然还需要进一步证实,但根据目前D3产能低下的情况来分析,全幅一次曝光这事还真有点难说。
尼康自称是At the heart of the image,索尼完全可以说自己At the heart of
Nik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