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焦速度快 成像一般
对焦速度快 成像一般
vivo X5Pro主摄像头规格为1300万像素,加入了F2.0大光圈和6P镜头,最外层是一个蓝宝石镜片,抗刮划能力比较强,避免镜片磨损影响成像质量,对内部元件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因镜头凸出带来的易损伤的风险。

1300万像素主摄像头
相机界面非常简洁,快门、录像、闪光灯、前/后置相机切换、菜单,不过5个选项而已,比起以简洁见长的iPhone相机,还让人感觉清爽不少。菜单键里内置了11种相机模式,除却比较常见的美颜、HDR、全景、夜景等功能,也加入了“文档矫正”这一特色功能,当你拍摄纸张上的文字时,它会处理的十分清晰。

相机界面截图

原图

文档矫正
极速闪拍系统:PDAF相位对焦+中置式马达
其实无论摄像头配置、界面或功能,都不是我们此次阐述的重点,X5Pro相机最值得关注的地方还是官方宣称的“极速闪拍系统”,即,PDAF相位对焦+中置式马达。相信PDAF相位对焦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之前在三星S5、iPhone 6等产品中,我们都见识过这一技术,也都很清楚它的优势,就是对焦速度快。
PDAF相位对焦
目前智能机上最主流的对焦方式是反差式对焦,大致的工作原理是,每次对焦,对焦镜片都会从镜头底部到顶部完整的走一遍,期间实时记录成像结果,系统根据对比度的变化,判断出整个对焦过程里最清晰的样片,以及与之对应的对焦镜片的位置,然后马达再将镜片推至该位置,完成对焦。



相位对焦和人眼对焦原理相似,是单反相机中常用的对焦方式,它采用的是特殊的传感器,其中的部分像素不是用来记录成像信息的,而且成对存在,他们被称为掩蔽像素,系统通过对比掩蔽像素中两个像素点的相对值,结合不同掩蔽像素之间的距离,判断出对焦镜片应处的位置,最终马达将镜片直接推送那里,完成对焦,省去了反差对焦中“寻找”和“折回”的时间,因此更快一些。


中置式马达
上文中我们曾两次提到了“马达”这个装置,它的作用很明显,推动对焦镜片移动。普通手机中的马达和对焦镜片一般处于摄像头的底部,需要到哪里完成对焦,马达就自下而上将对焦镜片推送到那里,设想,如果对焦点在摄像头顶部,马达就需要推动对焦镜片跑完整个摄像头的距离。
“中置式马达”则是将马达和对焦镜片放在了摄像头中部,如此一来,无论焦点处于两侧哪个位置,对焦镜片的移动距离都是有限的,即便焦点在最顶部或最底部,对焦镜片也只需要移动一半的摄像头距离。
说到这里,我想你应该能够想象,PDAF相位对焦+中置式马达的组合,理论上到底会带来怎样的对焦速度了吧。另外,大家公认对焦速度快的iPhone 6也只是采用了PDAF相位对焦一项技术而已。
就实际体验来看,vivo X5Pro的对焦速度确实比较快,而且你能明显感觉到它很快,甚至觉察不到对焦的动作,相机就已经完成对焦了,多数场景下,对准一个实物的瞬间,直接按快门键就可以了。随后,笔者拿X5Pro与iPhone 6进行对焦速度的比拼,因为两者基本都可在瞬间完成对焦,所以感知不到到底哪个更快一些,算持平吧。

对焦速度与iPhone 6持平
样张解析
vivo X5Pro的成像水准并不像对焦速度那般令人满意,基本属于中等水平,表现比较平淡,亮点不是很多。值得一提的有,远景的细节解析力不错,100%放大样张后,字体依然很清晰,且难寻噪点;色彩还原性中规中矩,没有明显的失真现象,就是不太绚丽。

远景样张

100%缩放

色彩还原度高

略平淡
问题在于,几乎所有场景的样张都缺乏通透感,看上去不明亮,当日虽然不是阳光普照,但也并非大阴天,并且依稀能望见远处的蓝天白云,所以想来不是天气的原因,这使得本来清晰的画面,就没有了那种细腻、悦目的舒畅感。

画面阴暗

缺乏通透感

光线条件极佳时也没有太多改观
另外,笔者还发现vivo X5Pro相机的光线宽容度略低,稍稍有些逆光,画面就变得非常暗,如果通过调节对焦点(测光点)的提高亮度,那原本画面中较量的部分,就很容易过曝。

光线宽容度低

天空过曝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