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3操控 加入多功能拨杆 触控更完善
操控 加入多功能拨杆 触控更完善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富士X-E3的更多细节和操控设计。富士X-E3在设计上进一步追求便携性,因此机身体积方面相较于前代明显小了一圈。此外,机身的前手柄在优化造型后,虽然手柄厚度降低了,但握持感仍旧保持了在不错的水平上。不过相对而言,X-E3不太适合搭配大重量的镜头,不然的话,追求握持感还是增配下外置手柄比较好。
 X-E3黑色版更显低调
 富士X-E3机顶有通用热靴
机身背面的操控区是富士X-E3变化最大的部分,相机背部的一大变化是取消了四方向键,而增加了多功能快速调整拨杆。原有的四方向键的功能,通过屏幕的触控滑动来代替。从而让机背的拇指区有更好的握持感。
 拇指区按键数量减少
 快速调整拨杆代替了很多原有四方向键的功能
单从操控效率来说,现在X-E3的触控滑动表现是接近其四方向键的。但显然不会那么快(滑动还是需要识别时间的),这一设计既是新相机上最激进的,同时也是争议最大的部分。富士这一设计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加相机对入门用户的友好度以及提升操控乐趣,此外因为对焦区域选择已经交给了拨杆,因此4方向键的常用功能是有较为高效的代替的。至于大家能不能接受,可能还要自己上手体验一下才知道。
 X-E3取消了机身内闪
 改用外置闪光灯
因为机身体积的缩小,富士X-E3取消了机身内闪,改为使用外置的闪光灯(随机有附带的小型外置闪光灯)。从机身功能上来看,这倒是问题不大,而且减少了一个机身容易损坏的小组件。
 机身数据接口
 机身安装闪光灯效果
富士X-E3采用单SD卡槽,不过X-E3并不支持UHS-II规格,这可能是大家需要注意的一点。电池方面X-E3仍然采用NP-W126S电池,在富士相机上通用性非常好。在X-E3上也可以做到350张左右的续航,从笔者使用来看,电池的续航表现还是很值得肯定的。日常拍摄情况下,1块电池坚持一天不成问题。此外相机也支持USB充电,因此保证日常使用上X-E3的设计还是较为完善的。
画质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相机的画质表现,我们主要看看富士X-E3的各档感光度下的画质表现。富士X-E3的原生感光度从ISO 200一直可以用到ISO 12800。此外我们也会看看在高感下相机的扩展感光度表现。
 富士X-E3各档感光度下画质对比
在测试环境下,原生的ISO 200无疑是相机画质最好的情况。纯净度,解析力,色彩各方面的表现都非常不错。而在ISO 400 - 800的范围内,相机的画质表现还是非常接近ISO 200下的水平的,从ISO 1600开始能感觉到画面涂抹感的提升,不过ISO 1600 -3200仍然有着很不错的可用空间。到了ISO 6400,高感下的噪声和涂抹都明显了很多,从ISO 12800开始画质出现明显裂化,到了扩展感光度下的画质下降会更为明显。超过ISO 25600基本已经脱离可用范围了。
总的来说,在原生感光度下,富士X-E3还是展现出了良好的素质表现。从低感的纯净度和高解析力,到高感下的控噪以及色彩表现。相机在各档感光度下的直出画质还是非常有保证的。从可用范围来看,笔者的体验是ISO 200 - 3200都有着不错的可用范围,而ISO 6400和IS0 12800两档也还是具备可用度的。超过ISO 12800后噪点和涂抹的问题,需要太多后期处理过程,尽量还是减少使用为好。
注:由于Photoshop最新版ACR还不支持X-E3的RAW文件,待更新后,我们会更新富士X-E3的RAW格式在各档感光度下的表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