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目前轻巧型数码相机市场已经渐趋饱和,各厂商对于该类型数码相机功能方面的竞争仍在继续。但是实际的问题是:有些功能是否真正必要?
比方说,最近有些相机带有场景模式功能,诸如人像、夜景、鲜花之类的场景都预先设定。更有甚者,为了诉求丰富的摄影模式,有些机种还将摄影模式细分到究竟对画面右方人物聚焦还是对画面左方人物聚焦的程度。
尽管增加场景模式并不能造成成本的上升,也不是过分的吹毛求疵,但是消费者如果依据拍摄模式的多少来选择数码相机是不明智的。
与诉求拍摄模式相比,现在“防抖功能”更加成为一种主要的技术潮流。
开始这一技术潮流的是松下电器。松下电器的LUMIX系列轻薄型数码相机采用了光学式防抖功能。实际上这是自动对焦技术延伸而来的,造成拍摄失败的原因已经不仅仅是对焦不准,拍摄手抖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松下的做法是通过相机内部的传感器感知相机的抖动状况,在同一时间向抖动的反方向移动镜头从而消除抖动。尽管各厂商都有产品小型化,低成本化的难处,松下率先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FX9将热卖。
作为与上述技术相抗衡的是富士胶片的高感度化技术。该技术通过提高感光度加快快门速度,从而不仅能够防止手抖,在拍摄像宠物和体育场景等快速移动的目标时。也能拍出清晰的影像。
这种技术中,富士胶片长年使用蜂窝构造的超级CCD起了关键作用。富士独家超级CCD技术能够获得实际像素两倍的记录解析度。
对大多数人来说除了追求高解析度性能之外,富士胶片认为更重要的是如何减少拍摄失败的现象。富士胶片把解析度控制在与其他厂家一样的600万像素的水平之外,更把技术运用在高感度化。富士数码相机F10和F11正成为大热产品。
虽然松下和富士的两种技术都获得了好评,但是如果其他厂商要选择富士胶片高感度化防抖路线的话,会碰到一些困惑。

卡西后的EXSLIM系列数码相机就是一例。卡西欧迄今追求数码相机超薄、大尺寸液晶、高性能电池,的确是迎合了消费者的需求。但是去年追求高感度化的结果是造成了画质的劣下。其产品带有2.7英寸大液晶显示屏,把拍摄画面粗糙的色斑表现得特别清楚。微距拍摄名片大小的对象时,必须把相机放到比原来远三倍的地方才能准确对焦,性能上很不足。
消费者追求的是在能够维持画面高画质的前提下,提高感度达到防抖效果,并希望精巧型数码相机也能进行准确快速对焦,能够提高消费者拍摄自由度的产品,消费者不应只看产品介绍册上基础数值,更应该重视数值未标出来的基本性能。
http://www.enet.com.cn/'>

http://images.enet.com.cn/end.gif' width='11' height='11' border='0' target='_blank' align='absmiddle'/>
【责任编辑 王若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