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硕做为笔记本
电脑厂商的一只新锐力量。在华硕在进军笔记本
电脑市场的时间方面不及
IBM、HP、
DELL等厂商。经过了长时间的技术积淀之后。华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在华硕的产品线中,我们可以清楚地其拥有十分完善的产品线。共包括五个系列的产品:数字家庭娱乐、轻薄便携、商用、时尚新概念、超轻薄便携。
在各人群定位笔记本电脑中,商用笔记本电脑一直被认为是显示一个笔记本电脑厂商研发实力的一个重要指标。从一成不变得色彩沉重,样式略显落伍的商用笔记本电脑。急需新鲜的元素,让原本缺乏活力的商务市场焕发青春。这个时候由微软率先提出的Tablet PC(即平板电脑)计划浮出水面,为商用笔记本电脑注入了一剂强心剂。

Tablet PC

华硕 R1F
回顾了目前笔记本电脑的发展趋势之后,还是回到我们今天评测的主角华硕首款平板电脑R1F。在R1F身上我们看到了众所新鲜元素,以及强大的硬件配置作为后盾。R1F成为首先将13.3英寸屏幕应用在平板电脑上的厂商之一。外观方面同样不拘于以往商用沉稳为主的色调。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会向大家一一介绍。
以往在平板电脑中的稳重气息,在华硕R1F得到了延续。不过这种延续并不是一成不便的,从R1F由内至外散发出时尚化的商务路线。这种变化首先体现在笔记本外观色调的选用上,铁灰色与黑色在R1F身上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同时为了让R1F更具活力,顶盖及机身边角处用银色边框加以修饰。此外机身顶盖金属蚀刻产生条纹效果华硕标志,展现出不俗的出身。

华硕R1F

华硕R1F

华硕R1F
华硕R1F机身顶盖部分选用的是金属材质,金属材质拥有良好的韧度、强度。能够给笔记本电脑相对比较脆弱的屏幕部分以全方位的保护。屏幕部分R1F采用的目前平板电脑少见的尺寸13.3宽屏。在我们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多次提到,13.3宽屏可以说是兼具了便携与较大可视面积。华硕R1F屏幕部分出了担负有显示作用,同时也作为一个输入界面出现。对平板电脑有所了解的朋友大概已经很清楚,那便是触控比笔需要与屏幕“打交道”。
在实际使用中,显示屏外侧经过特殊处理保护层,不仅仅可以让比较脆弱的屏幕部分得到保护。同时经过特殊处理的屏幕表面,在使用触控笔时更加流畅。

键盘部分
R1F定位于平板电脑,并没有拥有了流畅的手写功能,而将键盘部分的功能加以削弱。R1F的键盘采用全尺寸键盘,按键手感良好,保持了华硕惯有优良手感。键程适中,键帽支撑良好。

触摸板部分
触摸板部分没有突出的设计,还是按照商用笔记本电脑习惯的稳重设计。不过在触摸板左右按键部分,细节处理的相当用心。金属质感按键,操控得心应手。
既然R1F是华硕首款平板电脑,我们还是看一下此款产品在细节的处理上是否得当?毕竟一款笔记本电脑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该款产品在真正上市之后能否达到的预期效果。
在感受R1F细节的时候,首先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其旋转轴部分。由于此环节是用户经常使用的部分,因此华硕R1F改变了之前上市的平板电脑简单的连接方式。而是转向更为持久耐用转盘设计,并且在转盘处标示出可旋转方向,以及最大旋转角度。

旋转轴

指纹识别及快捷键
R1F一共有3组状态指示灯,分别在显示屏前后两侧和键盘区域上方。键盘左上方的主要:电子邮件快捷键、数字键盘锁定、大写字母锁定、卷动锁定。屏幕部分右下方分布有:电源输入、电池充电、蓝牙开启、无线网络开关、硬盘运转状态指示灯。

机身背部
机身背部设计比较简洁,提供多个散热出风口,保证机身内部热量尽快排出笔记本电脑内部。同时针对平板笔记本电脑需要经常握在手中的需要,机身底部设计两条防滑条,防止笔记本电脑的以外跌落。
R1F并没有因为采用平板型笔记本电脑设计而在笔记本电脑的接口方面做出更多的牺牲。在同类型笔记本电脑中,R1F身上接口设计可以称得上丰富。

左侧接口

接口细节
机身左侧:电源开关按键,Express 54插槽,电磁感应笔插槽。值得一提的是R1F将出风口设计在机身左侧,能够考虑到大多数右手握鼠标的用户。

右侧接口

接口细节
机身右侧:吸入式DVD刻录光驱,一个四合一读卡器插槽。

后端接口

接口细节
机身后端:S-Video输出,三个USB2.0接口,RJ45网络接口,RJ11调制解调器接口,VGA输出,音频输入输出。

机身前端
机身前端:没有设计接口。
华硕R1F基本硬件配置 |
CPU |
英特尔酷睿2双核处理器T5600(主频:1.83GHz,2MB二级缓存,FSB 667MHz ) |
内存 |
1GB DDR2 667MHz |
硬盘 |
日立 S541010G9SA00(100GB ,SATA,5400转,8M缓存) |
主板 |
英特尔945GM芯片组 |
显卡 |
Intel GMA950显示芯片 |
液晶屏 |
13.3英寸镜面宽屏LCD (分辨率1280*800) |
华硕R1F硬件配置在整个笔记本电脑市场上属于主流水平。在同类型平板笔记本电脑中,R1F则绝对称得上是高端。R1F配备的英特尔酷睿2双核处理器T5600。该处理器运行频率为1.83GHz,FSB 667MHz,2MB二级缓存。和之前上市酷睿一代处理器相比,T5600前端总线频率上的提升。同时处理器架构上的改进。应对高强度的办公还是能够游刃有余的。
GMA950显示芯片是目前主流商用笔记本电脑常用的设计。这主要是出于两点考虑,首先为了延长笔记本电脑电池续航时间。其次集成显示芯片能够应付商务环境中对于3D图形处理能力的需要。
华硕笔记本电脑一向在内存配备方面毫不吝惜。R1F同样配备了容量高达1GB DDR2内存。应对高强度办公室,用户大可不必担心由于内存容量不足带来的不便。R1F存储方面做足了文章,选用了日立 S541010G9SA00硬盘。该硬盘采用主流的SATA接口,容量100GB。
测试标准:
硬件测试平台我们选用Windows XP SP2英文版,安装所测笔记本电脑最新官方驱动。将操作系统内置的Media Palyer升级为英文10.00.00.3802版本,然后安装测试软件,在性能测环节我们将电源管理选项调整为Home/Office Desk,关闭低电量报警。关闭屏幕保护,休眠,系统还原、自动更新等功能。所有测试项目均在最佳分辨率下进行测试。
华硕R1F常规测试成绩 |
SYSmark 2004 SE |
总分 |
258 |
ICC测试成绩 |
284 |
OP测试成绩 |
235 |
PCMark05 |
总分 |
3132 |
3DMark05 |
总分 |
436 |
MobileMark2005 |
续航时间(全速) |
175分钟(高强度办公)
156分钟(DVD播放时间) |
华硕R1F其他测试成绩 |
CINEBENCH 9.5(单位:秒) |
41 |
Mainconcept H.264 (单位:秒)
199MB VOB视频文件转换H.264编码视频文件 |
238.75 |
WinRAR(单位:kB/s) |
792 |
HD teach 3.0.1.0(单位:兆/秒) |
34.5 |
在整体性能SYSmark 2004 SE、PCMark05测试中,华硕R1F表现出了其应有的水平。得益于R1F配备了目前较为高端的酷睿2双核T5600处理器,以及1GB大容量内存的使用。在SYSmark 2004 SE测试环节,华硕R1F得到了258的优秀成绩。在其他两个单项测试环节Internet Content Creation和Office Productivity该产品同样拥有不错的表现。
3D性能测试中,GMA950集成显示芯片我们不能奢望其拥有多么出色的表现。不过有了高性能处理器的协助,华硕R1F对于简单的3D图形处理工作,还是能够应对的。
在其他测试中,特别是在视频转换、文件压缩测试中表现出众。在这里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华硕R1F磁盘读取速率值得称赞,读取速率达到了34.5MB/S。在目前我们测试的笔记本电脑中属于较高的水平。众所周知,影响笔记本电脑性能的因素便是在于磁盘性能的落后。高读取速率的磁盘,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系统瓶颈的出现。
华硕R1F规格一览表 |
CPU |
英特尔酷睿2双核处理器T5600(主频:1.83GHz,2MB二级缓存,FSB 667MHz ) |
芯片组 |
英特尔945GM芯片组 |
显卡 |
GMA950显示芯片 |
液晶显示屏 |
13.3英寸镜面宽屏LCD 分辨率1280*800 |
内存 |
1GB 667MHz DDR2 |
硬盘 |
日立 S541010G9SA00(100GB ,SATA,5400转,8M缓存) |
光驱 |
DVD Multi/ +R DL |
接口/连接 |
(1)EXPRESS CARD插槽 (1)四合一读卡器(SD/MMC/MS/MS Pro) (1)IEEE1394接口 (1)VGA端口 (1)S-Video接口 (3)USB2.0接口 (1)耳机接口 (1)MIC接口 (1)RJ45端口 (1)RJ11端口 (1)DC-IN电源接口 |
网络设备 |
10/100M自适应网卡 56kb调制解调器 Intel PRO/Wireless 3945ABG |
电源系统 |
57.72 Wh(瓦时) |
尺寸(长×宽×高) |
317mm×232mm×35mm |
重量 |
2.76Kg(旅行重量) |
官方报价 |
暂无 |
厂商全称 |
华硕电脑(中国) |
电话 |
800-820-6655 |
网址 |
www.asus.com.cn |

华硕R1F(感谢漫步者提供M2音箱)
作为华硕第一款平板型笔记本电脑R1F。首先在硬件配置方面,让我们可以对平板电脑性能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其次我们在评测过程中,发现华硕在此款产品的诸多细节处理十分到位。例如精心的屏幕转轴处、机身底部防滑设计、完备的状态指示灯等等。R1F在体重控制方面仍需加强,毕竟近2.8千克的重量对于不少经常出差的朋友的身体是一个“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