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手机圈都不缺乏热点,在刚刚过去的“金九银十”,各个厂商依照往年惯例上演着连台好戏。本以为十月的高潮是罗老师的单口相声,不过小米MIX的亮相自带“黑科技”光环,再度让十月的手机圈来了个新高潮。
如今没有点黑科技的产品厂商都已经不好意思发布了,在九、十月份陶瓷声学系统、超声波距离感应、裸眼3D等黑科技纷纷亮相,而离我们最近实用化最好的还属裸眼3D,代表机型则是中兴天机7 MAX和超多维SuperD D1。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超多维SuperD D1还拥有运动视觉芯片、人眼追踪等黑科技加身,用户无论是观看3D电影还是玩3D游戏等,全程都能获得更加舒适、清晰的视觉感官体验。
手机圈众多“黑科技”的不断涌现,确实给用户带来了不一样的使用体验,然而对于这些相对超前、透支未来的技术,“噱头大于实际”的论调也甚嚣尘上,黑科技如何才能避免沦为“五毛”特效的噩运?
以裸眼3D举例,2011年任天堂推出了支持裸眼3D的新一代掌上游戏机3DS,玩家已经可以在一块3.53英寸的屏幕上感知裸眼3D的神奇;其后夏普、HTC等厂商开始将裸眼3D技术应用于手机;再到后来LG等企业开始将这项技术搬上了尺寸更大的电脑显示器。不过,与百花齐放相对的却是叫好不叫座的尴尬市场反馈。
在当时来看,裸眼3D这项黑科技成了名符其实的噱头、五毛特效。用户的评价也集中在观看效果不佳、观看时容易眩晕等方面,不过任何一项新技术的推出,从研发到广泛应用都要经历几番失败与改革,最终伴随行业的成熟,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针对传统裸眼3D技术所暴露出来的问题,拥有十二年技术沉淀的超多维提供了从软件到硬件一整套的解决方案。特制裸眼3D柱状光栅液晶屏,让用户享受更立体更高清更明亮的立体视觉;人眼追踪摄像头与预判技术让3D显现拥有、避免眩晕;运动视觉芯片在处理实时图像计算和位置跟踪的问题时更加高效。拥有这一整套自主研发的技术,超多维能够成为裸眼3D技术领域的领头羊也是实至名归了。

回归主题,裸眼3D发展至今已经成为一项可以广泛应用的成熟技术,所以在应用到产品当中时也不再是投石问路。相对于透支未来的概念手机,能够达到量产级别的黑科技应用才是市场中的绝对主力。脚踏实地,裸眼3D也正从新生走向成熟,等待迎接市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