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DC的一切都围绕着PMA展开,我们粗略统计了一下在一周之内,各大厂商抽风般的发布了大约50款新型DC。排除在模具和像素上的炒做,实际对我们有意义的产品大致在15款左右。这些产品http://word.enet.com.cn/html/keyword/111/111291.html' target='_blank' class='article'>覆盖了从卡片傻瓜DC到中档单反的几乎所有产品线,在今天的周一DC中我们将先浏览一下本周的新DC产品。
品牌 | 型号 | 品牌 | 型号 |
佳能 | EOS 30D EF-S 17 - 55 mm F2.8 IS EF 85 mm F1.2 L II lens (Mark II) PowerShot S3 IS IXUS 800 IS IXUS 65 IXUS 60 Powershots A700 Powershots A540 PowerShots A420 PowerShots A430 PowerShots A530 | 尼康 | Coolpix L2 Coolpix L3 Coolpix L4 Coolpix P3 Coolpix P4 Coolpix S5 Coolpix S6 AF-S VR Micro-Nikkor 105mm F2.8G IF-ED |
卡西欧 | Exilim Zoom EX-Z850 Exilim Zoom EX-Z60 Exilim Zoom Ex-Z600 | 松下 | Lumix DMC-TZ1 Lumix DMC-FX01 |
宾得 | *ist DL2 Optio W10 Optio T10 Optio M10 | 柯达 | EasyShare Z612 EasyShare V603 EasyShare C643 EasyShare C533 |
富士 | FinePix F30 FinePix F650 Zoom FinePix A600 Zoom | 三星 | Samsung GX-1S |
索尼 | Cyber-shot DSC-W50 Cyber-shot DSC-W30 | 奥林巴斯 | E-330 μ720 SW μ 810 FE-130 SP-320 μ 700 FE-115 FE-140 FE-150 |
除了上述资料之外,本周内发布的新机还有http://word.enet.com.cn/html/keyword/101/101818.html' target='_blank' class='article'>SONY H系列的两款长焦,以及松下的3/4系统的单反DC L1。
在本周的产品线中最引人注目的产品无疑是松下L1。该机是松下和奥林巴斯合作的产品,由松下提供CMOS等电子元件;由奥林巴斯提供测光,快门等技术部件;同时在设计上吸取徕佧的机身设计风格,整体给人的感觉非常紧凑。如果我们仔细观察,我们会发觉L1的http://word.enet.com.cn/html/keyword/108/108530.html' target='_blank' class='article'>外观设计和奥林巴斯E-300非常接近,似乎都是没有头的产品。

SONY在PMA上的表现让人比较失望,可能是忙于吸收柯美的技术,因此这次推出的W-H两个系列的产品都有凑数的性质。不过SONY也历来有用长焦DC凑数的习惯,避开PMA这个新机高峰在8-9月推出自己的拳头产品。在http://word.enet.com.cn/html/keyword/102/102010.html' target='_blank' class='article'>收购柯美之后SONY单反已经是“点然的http://word.enet.com.cn/html/keyword/111/111469.html' target='_blank' class='article'>鞭炮”不得不响了,因此我们只要有足够的耐心,就能等到SONY让我们惊讶的时刻。
尼康在去年年底就一直在强调要加强消费型产品,从PMA的情况看Coolpix系列确实加强了,S5-S6的表现都相当有特色。而其便向高端的P3/4系列更是在小DC中加入了大名鼎鼎的镜头VR防抖系统,以及消费相机中难以想象的9点测光系统,这让P3/4系列成为了史上测光最强劲的消费DC。不过尼康的软件设计与市场的主流配置区别很大,没有使用经验的用户恐怕不能熟练的上手。评心而论尼康的产品在光学性能上历来出众,不过该公司为了对抗自己的竞争对手,在推广和软件设计上走上了另一个极端,所谓“失道寡助”尼康不迎合大众的设计口味虽然能获得高级用户的称赞,但失去的却是大把的“银两”,收获的则是更多的误解。
